2005東亞運動會諮詢委員會今(十一)日舉行第一次會議,社會文化司司長崔世安表示,有關運動會軟硬件的籌備工作經已進行得如火如荼,籌辦東亞運的預算約為五億六千萬澳門元,包括在氹仔興建一座大型的綜合性體育館。
崔世安在會上指出,2005澳門東亞運協調辦公室已全面啟動,從場地的改建、人員的培訓、設施的配備及宣傳等工作均已一一展開。
除了興建中的奧林匹克游泳館外,當局亦計劃興建及改建一系列的體育硬件設施。崔世安表示,為了配合舉行東亞運的硬件需要,政府決定在氹仔路公路附近興建一座大型的綜合性體育館。
此外,預期興建的國際射擊場亦決定選址在路公路附近;氹仔運動場亦會擴建停車場及增加一萬多個觀眾席;至於澳門市區方面,當局亦計劃在中區興建一個室內體育館,以及改善部份學校的體育設施。
崔世安指出,為配合東亞運動會增設的體育設施,長遠而言,將為本澳居民和教育機構提供完備的體育場所,同時,籌辦期間所從事的體育醫學研究亦會惠及大眾。
體育發展局局長蕭威利表示,政府將成立一個由土地工務運輸局、體育發展局、2005澳門東亞運協調辦及臨時市政局等部門組成的委員會專責東亞運硬件設施的籌備工作,他指出所有工程預期在2003年至2004年期間完成。
東亞運預計在二零零五年天氣比較穩定的月份內舉行,賽事為期約十二日,共有十一個國家及地區參加,包括中國、澳洲、日本、香港和澳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