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感受观音堂数百载人文雅韵 十月“记忆沙龙”圆满举行

澳门基金会
2025-10-04 17:37
  • 澳基会杨开荆主讲观音堂历史讲座

  • 活动吸引上百市民参与

  • 记忆沙龙导赏活动获市民欢迎

  • 讲座后的导赏活动,深入了解文物古迹

未能播放Youtube视频

澳门基金会的“澳门记忆”文史网于十月推出本年度最后四场“记忆沙龙”公众讲座,首两场于10月4日(周六)在观音堂顺利举行,由澳门基金会杨开荆博士主讲“禅钟梵响──观音堂数百载人间烟火”。

普济禅院,俗称常称之观音堂,是一座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且兼具多重功能的古剎。这里不仅是佛教高僧静修南禅洞宗的道场,也保存着诸多珍贵文物,更见证了无数历史风云。杨开荆博士在讲座中提到,明清易代之际,不少遗民选择在此逃禅隐居;而清末朝廷积弱,中美《望厦条约》的签署,亦在此留下历史的伤痕;岭南书画家高剑父曾在抗日战争时期寓居于此,作画授徒,支持前线抗日。细细探访这座闻名遐迩的古刹,随处可见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珍贵墨迹,令人回味无穷。普济禅院(观音堂)已被评定为不动产(文物建筑),亦为“澳门八景”之一。其不拘一格的包容气度,铸就了不凡的历史篇章,曾经风云跌宕,见证了无数传奇。 

是次活动获普济禅院(观音堂)慈善僧侣会的大力支持和合办,除提供讲座场地,更特设寺内参观活动,深入了解文物古迹。活动引起市民兴趣,积极提问,与讲者互动交流。适逢寺中举办“第二届澳门素食嘉年华”,出席者也参与其中,于现场摊位体验多元的素食文化,场面热闹非凡。澳门基金会活动处黄丽莎处长出席讲座,她感谢市民对“澳门记忆”活动的支持。期望未来继续推出更多不同主题的“记忆沙龙”,进一步向大众推广历史文化。

“澳门记忆”的六周年活动层出不穷,带领大家探索小城的面面不同,想紧贴“澳门记忆”的最新动态,除可浏览网站外,还可关注“澳门记忆”的Facebook专页、Instagram、微信订阅号、小红书号、今日头条号及YouTube频道(ID:MacauMemoryFM / 澳门记忆)。


订阅新闻局Telegram政府新闻频道:https://t.me/macaogcs,即时接收最新消息。
订阅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微信订阅号:澳门政府信息 澳门政府资讯
微信订阅号: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已复制连结
跳转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