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社会工作局委托香港中文大学手语及聋人研究中心设立的线上手语资料库「澳门手语词汇库」 https://macslbank.ias.gov.mo/tc/ 已正式上线,标志着澳门手语本土化和标准化发展迈入新的里程碑。
特区政府积极履行《残疾人权利公约》,致力创造学习手语的环境,向社会大众宣传聋人的语言特性,为聋人融入社会创造条件。现时,澳门约有6,350名听障人士,手语是他们获取资讯、平等参与社会的主要途径。正如澳门口语可使用不同用词表达同一意思(例如:爸爸、爹地、老豆),澳门手语也可使用不同的词汇变体表达同一意思。
为推进澳门手语标准化建设,保育本土手语,促进社会共融,社会工作局委托香港中文大学手语及聋人研究中心推行「澳门手语词汇库」发展计划,并邀请了澳门聋人群体协助收集、分析及整合澳门手语语料。「澳门手语词汇库」现已设立并正式上线。使用者可按主题分类、起手手形或输入文字等搜寻方式,查找澳门聋人常用手语词汇及词汇变体的视频教学示范、不同词汇变体在澳门各年龄层聋人群体中的使用情况等详细资料。
随着「澳门手语词汇库」的设立,将为澳门手语在教育、学习、沟通、传译、推广等方面提供支援。社会工作局联同香港中文大学团队于早前举行了引介会,分别向澳门聋人及听障团体代表、手语翻译员、学校代表、政府部门及公共事业机构介绍「澳门手语词汇库」及使用方法,并收集与会者的宝贵意见及建议,作为日后持续完善「澳门手语词汇库」的重要参考,致力建构一个「沟通无界、平等有爱」的共融社会,并为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