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广本澳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质量问题通报文化,强化药物全生命周期管理,药物监督管理局于本年5月至8月期间到本澳5间医院举办了7场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质量问题通报制度宣讲会,合共逾440名医疗人员参与。
推广通报文化 强化药物安全监测
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质量问题通报制度是药物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运行有赖良好的通报文化和医疗人员的积极参与。医疗人员主动通报在患者用药期间发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质量问题,有助药监局及早识别药物潜在的安全性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
药监局网站设有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质量问题通报系统,并于本年4月在“一户通”平台上增设有关服务项目,让本澳15类医疗人员可透过使用个人“一户通”帐号于药监局网站或在“一户通”平台上登入系统,以便捷及简易的操作程序进行通报。
在宣讲会中,药监局代表向医生、药剂师及相关医疗人员说明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质量问题通报制度设立的目的和重要性,并介绍了上市后药物安全监测机制,包括药物风险信息收集、风险信号侦测与评估,以及风险管控措施等。此外,药监局代表亦即场演示药监局网站及“一户通”平台上通报系统的操作流程,并讲解相关注意事项。
在问答环节上,参会者分别就药物不良反应的通报要求、通报时间和系统操作等方面提问,药监局代表即场逐一解答,并与参会者深入交流。有参会者表示,宣讲会让医疗人员进一步了解有关通报的要求和操作,通报系统的便捷性也有助医疗人员迅速作出通报。
出席宣讲会的药监局人员包括监测厅秦杏仪厅长、李海天药剂师及黎智昌药剂师;医疗人员分别来自卫生局仁伯爵综合医院、离岛医疗综合体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镜湖医院、澳门科大医院及澳门银葵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