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暨普查局资料显示,今年第1季零售业销售额为175.8亿元(澳门元,下同),按年减少15%。
与去年同季比较,皮具、化妆品及卫生用品、百货和钟表珠宝的销售额分别下跌24.2%、22.3%、18.8%及17.3%,汽车则增加12%。扣除价格因素影响的首季销货量指数同比下跌17.8%,以钟表珠宝(-29.9%)、皮具(-23.8%)、化妆品及卫生用品(-20.9%)和百货(-16.4%)的按年跌幅较大,汽车(+11.4%)则录得增长。
与去年第4季修订后的销售额(184.4亿元)比较,今年首季销售额下跌4.6%,当中通讯设备(-38.8%)的销售额录得较大按季跌幅,中式食品手信(+9.7%)、钟表珠宝(+6.1%)和超级市场(+5.6%)则有所上升。销货量指数按季下跌5.5%,通讯设备的销货量指数显着下跌39%,中式食品手信、超级市场和钟表珠宝则分别上升9.7%、5.4%及4.3%。
2023年本澳经济活动复常后,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带动零售业销售额一度高速增长;然而受同期高比较基数以及消费模式转变等因素影响,销售额自2024年第1季开始录得按年跌幅。2025年第1季销售额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八成六水平。
综合零售商户意见,有53.7%商户预计今年第2季货物销售量将比去年同季减少,37.8%认为销售量相若,预期增加的占8.5%。与此同时,有62.5%商户预测第2季销售价格将维持在去年同期水平,认为价格会下跌的占29.6%,而预计上升的占7.9%。与首季比较,约52.3%商户预计第2季经营情况转弱,预期经营情况保持稳定的占35.1%,认为理想的占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