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简要回顾和总结特区政府2023年的施政工作。
(一)维护国安有效落实
特区政府高度重视并认真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宪制责任,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日臻完善,执行机制不断健全。《维护国家安全法》及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规共同构成系统的法律体系,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统筹指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作为国安委内部附属的常设执行及辅助部门,按照法定职责协调司法警察局作为维护国家安全执法机构支援及配合国安委运作,从情报工作、罪案调查、行动支援、法制政策、宣传教育等综合维度,持续健全完善维护国家安全的执行机制。总的来看,在国安委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澳门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和水平持续不断提升,未来仍将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具体分工,提升综合成效。
在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的基础上,新修订的《维护国家安全法》已于2023年5月30日正式生效,《保守国家秘密法》法案已送立法会审议,与时俱进完善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澳”原则。修改《行政长官选举法》法案已获立法会一般性通过,修改《立法会选举法》法案已送立法会审议。
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全力支持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和国家安全技术顾问依法履职尽责,确保本澳维护国家安全工作在国家安全事务顾问的监督、指导、协调和支持下全面开展。维护国家安全执法部门在国安委的统筹和国安办的协调下,依法加强执法部署、优化工作流程、善用人员编制、开展专业培训,加强做好反情报、反渗透工作,切实防范外部势力干预,确保有效预防和调查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持续开展爱国爱澳宣传教育。隆重举办纪念基本法颁布三十周年系列活动。透过多元化的宣传方式,重点面向青年及中小学生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宪法、基本法和维护国家安全法律的推广成效。举办“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系列活动,展览期内累计观展人数及专题网站浏览次数同创新高,不断增强居民的国家安全意识。
开展专项工作和系统部署,推动各界深刻认识发展和安全两者都要抓、没有安全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的道理;深刻认识澳门面临的复杂严峻形势,增强风险意识,始终居安思危;深刻认识在维护国家安全工作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持之以恒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加强城市安全体系建设。务实推进智慧警务应用,“天眼”第五阶段工程已完成。优化网络安全建设,不断提高应对网安风险及事故的水平。完成《民防总计划》的修订工作,持续优化“应急指挥应用平台”,不断提升防灾救援能力。因应各类犯罪变化趋势,适时调整部署,深化区域警务协作,有效遏制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二)经济持续复苏向好
全力推动经济复苏。多措并举促进综合旅游休闲业恢复,持续开拓国内外客源。延续2022年多项临时补贴及税务优惠措施。持续扩大公共工程投资,开展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房屋等各类工程项目。持续推出各类大小型公共工程,至2023年10月,预算超过1亿澳门元的已完工及在建工程达51项。
丰富社区旅游元素、盘活社区经济是2023年促进综合旅游休闲业恢复发展的着力点。推出“新马路任我行——步行区试行计划”。结合幸运博彩经营承批公司承诺的非博彩项目,筹划启动六个历史文化片区的活化工作,试行“福隆新街步行区活化计划”,创设条件吸引商户进驻,完善区内营商环境,并加强串连城中各项盛事活动,发挥分流旅客、提升社区文旅经济活力的作用。延续扩大“关前荟”品牌效应。举办节庆盛事活动,提高澳门旅游吸引力。善用不同社区独特的文化、历史、品牌盛事、美食、滨海等资源,举办具特色的社区活动,吸引居民及旅客消费。与各地知名网络影片平台、电视台合作,拍摄突显澳门社区魅力的综艺节目,线上线下合力加强澳门社区宣传推广。特色店以“点”带“面”,不断加入创新元素,为社区经济注入活力。
经过各界共同努力,经济快速复苏,主要经济指标稳中向好。2023年上半年,本地生产总值按年实质增长71.5%,经济总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1%。首8个月入境旅客同比增长3.6倍,澳门位居内地居民出境旅游目的地首位。留宿旅客同比增加5.2倍,客房平均入住率同比上升43.4个百分点至80.9%。上半年零售业销售额比2019年同期增长19%。物价保持基本稳定。持续监察燃油产品价格变动和保障民生必需品供应稳定。至2023年8月为止的12个月,整体通胀率为0.86%。社会各界对本澳经济发展的信心持续增强。
在经济逐步恢复的同时,就业状况持续改善。2023年6月至8月,本地居民失业率回落至3.1%,较疫情高峰期的5.5%下降2.4个百分点;就业不足率回落至2.3%,较疫情高峰期的17.9%,大幅回落15.6个百分点。
(三)适度多元加快推进
积极务实有序落实“1+4”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策略,在做优做精做强综合旅游休闲业的同时,着力推动中医药大健康、现代金融、高新技术、会展商贸及文化体育等重点产业发展。对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根据特区第二个五年规划确定的方向,编制并发布《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2024-2028年)》,明确未来五年产业发展的具体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引导社会投资和居民发展方向。2023年以来,在推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方面,主要开展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推动综合旅游休闲业多元发展。积极透过旅游跨界融合,加强旅游业与美食、研学、体育、科技、文创、会展、大健康等产业联动发展。开展对外旅游推广活动,加强开拓外国客源。推动博彩业依法有序健康发展,监督幸运博彩经营承批公司履行批给合同,加快落实各项投资计划。
加快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推进中医药研发及成果转化,中医药等科研平台已吸引多间内地企业联合开展研发及在澳转化。切实执行中成药注册制度,构建具澳门特色的中成药审评体系,获得简化注册资格的澳门外用中成药产品成功取得内地药品注册证书。透过“港澳药械通”政策,积极推进深合区内使用已于澳门上市的部分药物。优化工业准照申请咨询服务,打造澳门中医药品牌工业,多间药厂、大健康食品厂获得工业准照。有序开展小型医疗器械进口管理工作。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大健康产业重点项目有序落实,至2023年9月,产业园注册企业191家。通过产业园培育的澳门企业61家,实际签约入驻澳门企业30家。
促进现代金融业发展。加快培育债券市场,完善金融基建,推动债券市场对接国际。至2023年9月,在澳门发行或上市的未到期债券存量为4,472亿澳门元。修订多项金融法律法规和相关指引。拓展新金融业态,针对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新型金融机构落户澳门运营,2022年获得牌照的多间金融机构陆续开业运作。财富管理业务稳健发展。积极推动金融科技应用,金融机构持续优化电子支付服务。
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习近平主席回信勉励“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成功发射,高度肯定了澳门深化与内地科技合作取得的可喜成果。引进科技企业落户,跟进十多项科技产业投资计划,支持一批具转化及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落地应用。构建企业研发资助体系,推出“科技企业认证计划”。组织葡语国家科创企业参访澳门及大湾区,吸引外来科创企业落户澳门。
推动会展商贸业稳步发展。澳门会展业的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不断增加,举办多个具代表性的大型国际会展项目,澳门的国际化会展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并获评选为“最佳亚洲会议城市”。“澳门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等展会成功举办,影响力不断扩大,“以会带展”及“以展招商”成效不断提升。
文化体育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度假村综合体演艺活动精彩纷呈,吸引各地旅客来澳。引入具本地特色的长驻品牌演出项目,打造艺文节庆及文创项目品牌。推动澳门影视产业发展。透过举办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澳门国际马拉松、WTT澳门冠军赛等多项高水平的大型体育活动,促进澳门体育产业和各关联产业联动发展。
完善营商环境。推动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的立法工作,推进商企领域服务的电子政务,深化物业、商业登记及公证服务电子化。加大力度招商引资,2023年1月至9月,投资者“一站式"服务跟进新投资计划共272个,初步涉及投资总额约11.89亿澳门元,创造就业岗位698个。
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结合线上线下方式提升“澳门制造”的品牌形象及知名度。用好CEPA政策,促进业界提质转型发展。
(四)民生工作不断优化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回应居民各项民生诉求,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持续保障就业权益,提升居民职业技能。完成最低工资每两年的检讨及调升建议。配合立法会审议《工会法》法案。2023年首9个月,共协助10,581名本地居民成功就业,开设了逾600个职业培训课程,举办了318期“带津培训计划”课程。以“1+4”产业为导向,推出青年实习计划。
切实落实阶梯房屋政策。社屋恒常性申请机制运作顺畅,社屋轮候期平均约一年,95%社屋租户获豁免缴付租金。开展“二五”规划期内第二次经屋申请,推出5,415个经屋单位。澳门目前已基本解决居民多年关注的经济房屋供应不足问题。《夹心房屋法律制度》获立法会通过,已开展补充法规的草拟工作,将根据经济房屋的申请个案再研究有关落实伟龙马路地段夹屋设计方案。继续推动长者公寓先导计划的落实工作,《政府长者公寓的使用及管理规章》已生效,其申请条件及使用费已公布,并于11月6日起接受申请。黑沙环新填海区P地段的长者公寓结构工程已封顶。已按计划推出两幅位于氹仔的国有土地作公开招标。
实施新的人才引进政策。《人才引进法律制度》、《人才引进法律制度施行细则》,以及《人才发展委员会》行政法规已生效,各类人才引进计划陆续开放申请。根据“1+4”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策略,持续开展并优化行业人才需求调研,推行“人才培养考证激励计划”,聚焦产业发展所需,加强人才培养。开展对急需引进人才的需求调研,持续吸引和促进人才回流。
完善社会服务及社会保障。定期检视社会保障制度给付调整的相关指标参数。拓展康复和早疗服务。扩大“照顾者津贴先导计划”范围。完善长者日间中心服务,以及家居照顾和支援服务。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公布《医学辅助生殖技术》法律。卫生局的公共卫生专科大楼启用,澳门协和医院分阶段投入使用。配合健康澳门建设,实施《预防及控制未成年人饮用酒精饮料制度》,推行“食得健康”计划。维护本澳食品安全,加强对进口食品的辐射检测。
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积极推动高等院校进行课程审视及院校素质核证。促进高校生源多元化,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本澳多间高校在全球高等教育评级中排位提升。发挥澳门平台优势,加强高校交流及学术交流活动。建设产学研示范基地,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推进《澳门理工大学法律制度》及《澳门旅游学院法律制度》的立法工作。
优化非高等教育体系。整合公立学校资源,持续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以配合产业多元发展的人才需求。深化中葡双语教育。实施非高等教育多项法律及行政法规。推动教学设计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身心健康。公布“全球学生阅读能力进展研究”(PIRLS 2021)及“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 2022)的研究结果,澳门教育及学生能力再获肯定。
提升青年综合素质,支持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多方位关爱和扶持青年,为青年创造更好的教育、就业、创业和生活环境。持续深化爱国爱澳教育,设立“一国两制”研习基地,落实“家国情怀延展教育计划"。充分发挥澳门科学馆“双基地”优势,强化科普教育。不断优化黑沙青少年活动体验营方案。
加快“一基地”建设,做好文化保育及传承。荔枝碗船厂片区X11-X15投入使用。启用“澳门文化中心黑盒剧场”,建设“阅读之城"。完成编制澳门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史迹点的保护及管理规划。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指引》,推出“历史建筑维修资助计划”。出版《澳门志‧地理分志》。
推动体育事业发展。举办多元大众体育活动,至2023年9月,超过9.9万人次参与大众体育活动。完善体育设施,筹划兴建运动员培训及集训中心辅助大楼。开展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澳门赛区的筹备工作。组织澳门体育代表团参加2023年东亚青年运动会、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第四届亚洲残疾人士运动会及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等体育盛会,均取得佳绩。
(五)行政改革逐步深化
继续以深化电子政务作为切入点,致力为居民提供更优质便捷的电子服务,打造更加便民便商的公共服务环境。优化公务人员管理制度,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加强立法工作,不断完善澳门特区法律体系。
深化电子政务建设。扩展“一户通”应用功能与范围。至2023年9月,已有超过54.1万人登记“一户通”电子帐户,提供超过300项服务及功能。现时,居民可预约28个部门超过600项柜枱服务,已基本实现以电子方式进行各项政府服务申请。
推出“电子身份”。透过数据互联互通,深化跨部门合作。至2023年9月,已有超过26.7万人绑定了“电子身份”。启用“电子身份”是澳门特区智慧政务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标志。2023年12月起将发出新一代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身份证。
开展《电子政务》法律的修改工作。持续推进汽车登记、民事登记、物业登记、商业登记及公证服务的电子化。推进商企领域电子服务,基本完成“商社通”的开发,将在充分听取社会意见及测试后推出。以“打破壁垒,便商利企”为目标,改革饮食及饮料场所一站式发牌制度,构建相关电子申请及联合审批平台。正进行第一阶段云计算中心扩建工程的设计工作。
持续开展政府架构重组。完成5个公共部门、4个基金、14个委员会及3个福利会,共26个公共部门及实体的重组。对4个项目组的职能设置作出检视,并完成3个项目组的重组。2023年,已完成对67个公共部门或实体相关组织法的检视工作,占部门总数的近九成。
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特区政府完成草拟2023年度立法规划的全部法案。至2023年9月,共完成制定17项法律,颁布36项行政法规。
加强公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完成《澳门公共行政工作人员通则》及相关法规的修改工作,优化公务人员调动机制,将部门领导在人事管理方面的职权法定化。构建全新的“公务通”系统,提升部门内部管理效率。持续开办宪法、基本法及维护国家安全法相关课程,巩固公务人员爱国爱澳核心价值,不断完善公务人员培训体系。
《公共资本企业法律制度》已生效。持续完善公共资产监督制度,实现公共财政资源合理配置。
廉政公署和审计署依法履行职责,有序开展各项廉政、审计工作,建设高效、廉洁政府。
(六)城市建设有序推进
完善城市规划,强化海域管理。有序开展东区-2、外港区-1、外港区-2、北区-1,以及氹仔中区-2等的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已就《海洋功能区划》、《海域规划》和《海域使用法》文本草案依法征询中央政府意见。
积极推进重大公共工程。推进澳氹第四条跨海大桥钢梁生产及安装工作。离岛医疗综合体中央化验大楼上盖工程竣工,第一期所有项目已全部完成。按序推进A区各道路网和共同管道建设。轻轨妈阁站和石排湾线主体工程已完成,氹仔线延伸至妈阁站预计于2023年底开通。横琴线于2023年第四季完成主体结构工程。澳门国际机场扩建填海获中央政府批覆,机场专营公司正修订机场专属范围和编制填海工程计划,并已开展前期监测工作。有序推进政府办公大楼建设。港珠澳大桥澳门跨境货物转运站已建设完成并移交相关部门使用。澳门大学连接横琴口岸通道桥项目已交付使用。黑沙环慕拉士社屋项目上盖结构工程于2023年第二季封顶。持续推进A区各地段社会房屋和经济房屋工程。
致力构建立体交通网,缓解交通压力。罗理基博士大马路行人天桥加建升降机投入使用。提督马路斜行过路设施已开放使用。林茂海边大马路行人天桥、兰花前地行人天桥已开展工程。氹仔莲花海滨大马路行人天桥工程于2023年第四季动工。沙梨头海边大马路行人天桥(第1期)的编制计划工作已完成。
优化环境治理,践行节能减碳。推出“电动车推广计划”及第二阶段“淘汰老旧摩托车并置换新电动摩托车资助计划”。2023年9月,全澳共有7,346辆电动车,同比增长79%。本澳“欧四”或以下环保标准重型客运车辆的占比降至约42%。两间巴士公司使用新能源公共巴士占营运公共巴士总数约64%。
2023年1月1日起禁止进口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胶刀、叉、匙。垃圾焚化中心新行政楼和垃圾焚化厂已开始施工。厨余处理中心工程已于2023年下半年开展。推进“中水回用”的相关工作,完成订定《中水公共配水及屋宇配水的技术规范》和相关中水水质标准。已根据中央相关部委就生态岛项目分期实施建设的建议意见,推动生态岛用海申请。
持续拓展居民休憩空间。优化北区休憩空间及儿童游乐设施,2023年第三季开展优化台山平民新邨休憩区、台山中街休憩区、花地玛教会街休憩区及李宝椿街休憩区的设计工作。已开展逸园跑狗场原址土地建设市民运动公园的图则编制工作。
(七)深合区取得新进展
以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为主线,聚焦产业多元项目,务实推进深合区建设。“四新”产业发展成效初显,澳门元素不断增加。至2023年8月,“四新”产业实有企业16,185户,同比增长10.4%,占深合区企业数量的29.2%。1月至6月,规模以上“四新”产业营业收入(不含现代金融产业)同比增长29.9%;现代金融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深合区实际运营的集成电路企业超40家,初步形成涵盖知识产权、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生态。澳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活力进一步增强。至2023年9月,深合区登记在册的澳资企业同比增长13.8%;1月至6月规模以上澳资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6%。
加快深合区总体方案相关政策落地实施。21项重大政策已落地12项。2023年上半年,深合区“发展促进条例”、“金融三十条”、“鼓励类产业目录”等重大政策法规陆续出台。完成《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2022-2035)》(送审稿),报送中央政府审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稳步推进。全力推进落实分线管理体系,加快完善“一线”、“二线”基础设施建设及出台相关配套政策。落实“双15%”税收优惠政策,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高端和紧缺人才清单管理暂行办法》,逐步营造与澳门趋同的营商、工作和生活环境。
推进深合区与澳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善用珠海经济特区立法权,制定便利澳门医疗人员和药学技术人员在深合区执业的法规。新修订的《澳门公共行政工作人员通则》及相关法规生效实施,特区政府共有29名公务人员以临时定期委任方式派遣至深合区工作,另有26名澳门居民通过考试被录取到深合区执委会工作。
持续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横琴口岸二期部分永久客货车道已开通试运行,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创新通关模式,进一步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发展。琴澳国际法务集聚区正式揭牌运作,集中了9家公共法律服务机构,为深合区企业和居民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
支持澳门青年到深合区创新创业。至2023年9月,深合区5个面向港澳青年的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孵化港澳企业项目717个,澳门青年创业企业实际办公人数达1,123人,推动各园区引入合作投融资机构24家。
“澳门新街坊”综合民生项目于2023年8月落成。项目设有4,000多个住宅单位、5,000多平方米的商业空间,另附有学校、卫生站、长者服务中心及社区服务中心。对接澳门教育、医疗、社会服务、交通等民生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为居民营造趋同澳门的宜居生活环境。
(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有序推进《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点工作安排》的各项工作,跟进落实《粤港澳大湾区现代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持续完善便利澳门居民在大湾区城市工作生活的政策措施。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实施及不断优化“澳车北上”政策措施,《内地与澳门关于互认换领机动车驾驶证的协议》生效,签署《粤澳跨境巴士和出租车配额安排》。“粤澳社保一窗通”(横琴专窗)正式启用。
深化与泛珠三角区域的合作,支持泛珠各省区与葡语国家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港澳在科创、金融、中医药、旅游、文化体育、会展商贸等领域合作。根据粤澳、沪澳、闽澳等既有合作会议机制,推进重点领域合作。有序落实与海南省、重庆市、深圳市、佛山市等内地省(区、市)的合作专班机制。签署《乡村振兴合作框架协议》,务实参与支援江西省乡村振兴工作。
举办系列活动庆祝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成立二十周年。藉此契机,增强对中葡企业合作的支援服务,为促进中国和葡语国家各领域交流合作发挥平台作用。
发挥澳门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平台作用。参加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主场外交活动,持续扩大对外交往合作。组团访问葡萄牙、卢森堡、比利时等欧洲三国,加强双边友好关系,深化相关领域合作。推动与东帝汶帝力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完善友好城市联络机制,拓展经贸、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过去一年,特区政府把握疫后复苏大势,积极而务实地推进各项施政工作。总体来看,特区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出现新局面。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政府施政还存在一些不足,与社会的期望还有差距,还有更大作为的空间。对此,特区政府将直面问题,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不断改进工作,增强公务员团队主动担当、积极有为的意识,以创新思维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努力提升综合施策能力,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开创澳门发展新局面,为增进广大居民福祉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