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路氹连贯公路圆形地下层行车道启用

公共建设局 / 交通事务局
2013-11-02 12:48
未能播放Youtube视频

路氹连贯公路圆形地下层行车道竣工,并于今日(2日)中午12时开通使用。下层行车道为双向四线行车,长约800米,连接望德圣母湾大马路和伟龙马路,并穿越路氹连贯公路圆形地,提供分层绕道以减少现时集中使用圆形地的车流量。同时,对现时路氹连贯公路圆形地及周边道路的交通起着分流作用,达至完善该区未来交通发展需求及通行能力的目的,有助纾缓现时路氹连贯公路圆形地的交通压力。

交通事务局副局长郑岳威、交通规划处处长萧日鹏,建设发展办公室工程职务主管张嘉伦等,今(2日)早联同交通咨询委员会委员、街总离岛办事处、工联氹仔综合服务中心代表一同前往现场视察下层行车道,并于中午12时对外开通。

随着离岛区不断发展,人车流量势必日益增加,因此,特区政府于2008年及2009年先后为路氹城及氹仔区的策略性路网规划进行相关研究,当中因应路氹城的实际发展情况,首先开展了路氹连贯公路圆形地的重整工程,建造下层行车道连接伟龙马路及望德圣母湾大马路,透过提供分层道路,分流上述道路东西向的穿越性交通,避免集中使用路氹连贯公路圆形地地面道路,纾缓现时圆形地繁忙时段出现的交通拥堵情况,并强化伟龙马路及望德圣母湾大马路作为主要道路的交通功能。

施工难度大协调性高

路氹连贯公路圆形地是路氹城的主要出入干道,在每天熙来攘往的行车道上进行下层行车隧道施工具有相当的困难度。再者,圆形地的中心带是现时区内大型旅游项目供电、供水管道的必经之处,在开挖时候必须保持区内的供电、供水稳定,因此在隧道工程进行至核心区域时,必须谨慎做好有关管线的迁移工作,而在过程中,并采用了悬空式施工,确保管道的保护层免受开挖造成损毁。

此外,工程涉及大量的石体开凿及淤泥清理,过程中由于石体的坚固度高,为配合工程进度的节点安排,采用了大量机械配合人手工作。

面对路氹城的发展,是次工程同时完善了管线的合理布局,在工程的最后阶段时,包括水、电、电讯、天然气等基础设施的铺设安排,在同一个施工区内展开了相关工程,建设发展办公室及道路工程协调小组透过前期的协调工作,在互不影响的情况下进行同期施工,在高协调性的环境下顺利完成。

行车道中段设有求援口  

全长约800米的路氹连贯公路圆形地下层行车道,在中段预留一个行车隧道两边互通的求援口,方便消防及救护人员进行救援,另外,隧道内设有三组雨水排导泵房,加强雨水的排导能力。

立体交通创造人车分道

随着路氹连贯公路圆形地下层行车投入使用,建设发展办公室已展开路氹连贯公路圆形地行人天桥建造,透过天桥贯穿区内多个相邻地段,达至人车分流,提升行人过路安全。而天桥设计除考虑如何发挥最大的交通功能外,亦考虑天桥的外观如何与周边环境融合,创造不同的角度的景观走廊,让使用者从不同角度观赏路氹仔新旧城区。

天桥设计为圆形,桥身中心线周长度为390多米,桥面行人道宽6 米,桥底与路面之间的净空为5.75米高,天桥主体分为外环及内环两部分,外环会采用开放形式的设计,内环则采用3米宽的内环玻璃顶棚的设计形式,构建成一个满足全天候行人通行的设施。

工程于今年六月展开,目前正进行桥墩施工,桥身的吊装工作会在明年上半年展开,预计明年年底进行测试及进行试运作。

另外,配合离岛地区的长远发展,特区政府将持续推进包括大潭山隧道、北安区道路网优化、第四跨海通道等重要道路规划及建设工作,为离岛区内及往来澳门半岛提供更畅通便捷的通道,提升整体道路网的通行能力。


订阅新闻局Telegram政府新闻频道:https://t.me/macaogcs,即时接收最新消息。
订阅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微信订阅号:澳门政府信息 澳门政府资讯
微信订阅号: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已复制连结
跳转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