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近日接获一例斑疹伤寒疑似病例报告。
患者为1名青年女性,售货员,于11月19日出现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痛、呕吐病征,20日发现手部皮肤散在皮疹,继而出现全身皮疹,于21日入住镜湖医院治疗,临床表现及初步化验结果显示为斑疹伤寒疑似病例。据了解,患者家中饲养1只狗5年,发病前曾到朋友家中与家猫玩乐,发病前无外游或郊外活动,因此列为本地感染个案。患者已于12月初痊愈出院。截至目前为止,患者家人朋友及同事均无出现类似病征。
斑疹伤寒分为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斑疹伤寒是由普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prowazekii)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于人虱内繁殖,当人虱叮咬人时则随虱粪排出或因虱体被压碎而散出,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而染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多见于战争或灾荒时卫生条件恶劣的集体生活环境中。冬春季多见。地方性斑疹伤寒则是由莫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typhi)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会经由鼠蚤叮咬而传播给人类,带有立克次体的鼠蚤或猫蚤在吸人血时,立克次体透过叮咬部位的伤口进入人体而染病。蚤子可寄生于猫、狗和家鼠身上。本病全球散发,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秋冬季多见。两种斑疹伤寒的病征相似,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疼痛以及皮肤出疹。人类普遍易感。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及时服用抗生素能有效治疗。
卫生局至今没有再录得其他相关病例。
卫生局呼吁市民采取以下预防措施,以保持身体健康:
•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澡及更换衣物;
• 经常为家中饲养的宠物洗澡、剪毛,并用蚤梳将跳蚤除去,定期检视宠物的寝具及除虫;
• 实施灭鼠、灭蚤工作;
• 预防老鼠的最佳办法是断绝其粮食并使其失去匿藏之所,食物及垃圾应妥善存放和弃置,墙壁及天花板的孔洞亦应修补妥当;
• 若有发热及斑疹伤寒等症状,应尽快找医生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