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澳门珠海齐心推动节水 分享节水抗咸经验心得

澳门特区政府
2009-11-15 18:37
未能播放Youtube视频

为加强澳门特区与珠海市在推动节水工作之间的合作,互相借鉴澳珠两地在节水抗咸方面的经验心得,「推动节水型社会工作小组」于今日(15号)假澳门文化中心举行「澳珠齐心节水抗咸讲座」,珠海海洋及农渔局及珠江水利委员会均有派员出席是次分享会,并于会上讲解了澳珠两地最新的供水情况,以及互相分享两地的节水抗咸方案。

节水小组组长黄穗文于致辞时表示,每逢冬春季节澳门就会受到咸潮的威胁,但在中央政府和珠江水利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以及在珠海市海洋及农渔局等的积极配合下,才能减低日益严重的咸潮对澳门的影响。特区政府亦致力透过加强宣传敎育、普及节水器具、重建水价机制、开发再生水源、拓展雨水利用,增大蓄水库容、降低管网漏损、完善法规制度和强化应变能力等措施,希望提升公民的环保节水意识,推动全民自发性节水。

珠海市海洋及农渔局局长郭仲秋则解释了今年受上游来水锐减的影响,澳珠两地的咸潮比以往来得更早。珠海市在10月份开展了强化节约用水的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全市的检漏工作,降低企业用水量,以奖励措施提倡居民节水,并为节水器具制订标准等。珠海当局将继续透过多方面的节水措施,动员全市人民节水抗咸。郭仲秋预计按照现时珠海的水量调度安排以及各水库的库容量,有信心可以确保澳珠两地供水安全直至明年春季。另一方面,修建中的竹银水库容量为4300万立方米,按照珠海和澳门两地目前的经济发展,2020年前珠澳两地的用水量都能得到保障。

珠江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赵晓琳在会上表示,由于今年整个珠江流域的降雨量偏低,处于珠江下游的澳珠两地面对着比以往较严重的咸潮。珠江水利委员会高度重视枯水期的水量调度工作,同时与用水量较大的行业加强协调,做好在咸潮期间的水量调度工作,严格按照科学调水的原则,确保对澳珠的供水安全。在长远解决澳门的供水问题方面,赵晓琳认为不但要在珠海当地寻找水源,更要建立珠江流域上的控制体系,而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完成建设之后,就能从根本上解决澳珠两地的供水安全问题。

黄穗文亦透露,为支持及促进大藤峡水利枢纽的建设,特区政府将于本月底与珠江水利委员会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书,以财政支援的方式援建大藤峡工程,援助的金额为8亿人民币。另一方面,特区政府已经就竹银水库以预付增幅水费形式支付4亿5千万人民币。除了「开源」之外,小组强调本澳亦必须注重「节流」──节约用水,共同构建节水型社会,才能长远地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订阅新闻局Telegram政府新闻频道:https://t.me/macaogcs,即时接收最新消息。
订阅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微信订阅号:澳门政府信息 澳门政府资讯
微信订阅号: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已复制连结
跳转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