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往内港航道友谊大桥以东段在本月初作出改道,为使渔民在休渔期结束后,能够使用新航道安全顺利地出海作业,今(24)日傍晚,港务局在渔民互助会的协助下组织了30余名渔民代表,实地熟习新航道。
为了优化友谊大桥以东之通航环境,将进出氹仔客运码头的高速客船和进出内港及洪湾的船只分离,各自使用其专属航道,减少彼此间之干扰,经研究分析,港务局对往内港航道之友谊大桥以东段进行改道。
改道分两期进行,第一期是将友谊大桥以东之一段往内港航道向北迁移并设置较先进的航标灯,已于7月8日正式通航;目前正进行第二期工程──扩宽现时氹仔客运码头以东之一段航道,预计需时约三个月,扩宽后的航道将专供氹仔客运码头之高速船使用。
新航道段的水深及阔度与原航道一样,为3.5公尺海图深度及45公尺阔。新航道较原航道顺直,该段航道之进港航向固定,故船只通航时较易操控。港务局在该段航道上设置了8个首次引入澳门使用的同步闪航标灯,其闪亮及熄灭时间一致,令船只在晚上行驶时可以更清楚及容易地判断航道之位置,进一步加强夜间之通航安全。
在新航道段通航前,港务局已将改道之航海通告发送予本澳各船公司、客货运码头、渔民团体及内地海事部门,以便其知悉及作好有关安排。鉴于渔民多凭经验及对环境的熟习性出海作业,为使他们清楚了解改道后的安排以及新航标灯的特性,港务局日前已约见渔民代表,利用海图向他们讲解有关情况;今日再组织渔民出海,实地熟习新航道,并选择傍晚时分以便渔民同时体验日间和夜间航行。港务局期望透过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结合,增加渔民对新航道的认识,以保障航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