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澳门特区政府完成了《立法会选举法》的修订,完善了资格审查机制,进一步在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上落实“爱国者治澳”原则,加强遏止违规行为及优化选举流程。即将于2025年9月14日举行的第八届立法会选举,是新选举制度下的首场选举,不仅是澳门社会的一件大事,更是“爱国者治澳”原则在制度层面深化落实的里程碑。澳门理工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娄胜华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新选举制度以“爱国者治澳”为核心,显着提升治理效能,促进社会和谐,并加速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长期繁荣稳定注入强劲动力。
国家安全是澳门繁荣稳定的基石
“一国两制”是澳门繁荣稳定的基石,而“爱国者治澳”是“一国两制”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政治保障,其核心意义在于确保澳门的管治权掌握在爱国爱澳人士手中,确保澳门的法律、政策与国家整体利益保持一致,避免出现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行为,确保澳门不会成为外部势力干预中国内政的平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娄胜华强调,这一原则不仅是政治伦理的国际通行标准,更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根本保障。澳门是中国的一部份,只有由坚定的爱国者治理,才能确保“一国”原则不动摇,澳门能够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保持正确方向,确保澳门的法律、政策与国家整体利益一致,避免外部势力干预,防止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行为。
娄胜华指出,“爱国者治澳”原则是澳门特区长期繁荣稳定的根本保障,爱国者能够团结澳门社会各界力量,减少社会对立,促进和谐发展。“爱国者治澳”在实践中展现了强大的凝聚力,有效应对各种挑战,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他举例,在疫情期间,澳门各爱国社团积极配合政府抗疫措施,组织上万人次义工,体现了高度的社会动员力。在疫后经济复苏阶段,多个社团参与“旅游+”复苏计划,培训从业员并提升居民就业能力,有效降低失业率。这些实例彰显了“爱国者治澳”在团结社会、应对挑战中的关键作用,形成了澳门特色的“共识型民主”,使立法会在重大法案审议中屡创“零反对票”的记录,成为全球范围内民主质量与治理效能相互促进的典范。
新选举制度提升治理效能
修订后的《立法会选举法》通过设立候选人资格审查机制,确保参选人符合“爱国爱澳”标准,防止危害国家安全或破坏澳门稳定的势力进入立法会。娄胜华表示,这一制度为第八届立法会选举带来多重效益。首先,它强化了“爱国者治澳”原则,保证管治团队的政治可靠性,使立法会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同时,通过优化立法会结构,减少对抗性政治,提升议事效率,有利于重大政策的快速落地。此外,新制度使选举过程更加规范,聚焦民生经济议题,减少非理性竞争,促进社会凝聚力与和谐发展。
“随着管治团队的国家意识与治理能力强化,将可构建高效协同的行政立法关系,提升治理水准。”他指,立法会与政府在政策制定与执行上会更趋和谐,有助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并加快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时,新选举制度增强社会治理的包容性与精准性,形成跨阶层的共识,通过爱国社团收集民意、转化政策,确保民生诉求有效融入立法流程,使民生问题如住房、医疗、教育得到更有效的解决。
促进国家认同与社会共识
“爱国者治澳”在凝聚社会共识与增强国家认同方面成效显着。娄胜华指出,这一原则构建了政治认同的“最大公约数”,成为爱国爱澳教育的实践机会,保障了“爱国爱澳”人士的参政管道,共建社会协商机制,强化选民国家安全意识。同时,选举文化从政治表态转向政策比拼,候选人政纲重视经济民生与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论述,引导选民形成“国家发展-澳门利益”的共识。
他表示,新选举制度构筑起国家安全意识的制度防线。结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展及学校、社区常态化教育,形成“制度-行为-认知”的机制,使爱国主义在选举实践中可操作化,成为“一国两制”下公民教育的典范。
平衡参政权利与制度公平
新选举制度保障居民参政权利。娄胜华介绍,新选举制度延续了选民登记年龄及立法会混合结构等内容,确保工商界、劳工界、专业界等不同群体均有代表参与。候选人资格审查采用双向审查制度,既要求无犯罪记录等基本条件,也透过“负面行为清单”明确“爱国者”标准,禁止接受境外反华组织提供资助等7类行为。候选人参选资格审查由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并提出审查意见,再由选管会根据意见作出决定。竞选活动方面,公共媒体为候选人提供均等宣传机会,竞选经费设上限并规范捐献者身份,确保公平竞争。此外,票站设置“爱心投票通道”及监狱投票站,保障长者、残障人士及在押人员的选举权,体现了程序正义、平等保护与特殊关怀,实现了“实质民主”与“优质民主”的统一。
“一国两制”的效能升级
新选举制度通过“主权-治权-发展权”的逻辑安排,使“一国两制”从静态制度升级为动态治理体系。娄胜华表示,在“一国”层面,资格审查筑牢国家安全底线;在“两制”层面,释放“澳人治澳”的专业效能;在融合层面,通过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四共”体制,探索制度协同发展路径。这种“安全型发展”模式使澳门经济快速复苏,成为展示“一国两制”生命力的样板。同时,制度设计推动澳门与国家发展战略深度对接,将制度差异转化为协同优势,使澳门在国家双循环战略中成为“超级联系人”。
澳门选举制度的独特优越性
新选举制度在应对外部势力干预、维护国家安全方面构建了“制度防火墙+社会免疫网”的双重防护体系。娄胜华强调,资格审查从源头阻断不爱国或伪爱国者进入立法会的可能性,竞选经费来源控制及反渗透措施确保选举公正有序。同时,制度结合全民教育,牢固树立居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形成全民预警网络与社会保护机制,实现“阻断-预防-免疫”的全周期防护。
相较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选举制度,澳门新选举制度展现出显着优势。娄胜华分析,首先,它确保选出坚定爱国者,避免反中乱澳分子进入管治架构,与西方选举的乱象形成鲜明对比。其次,制度在保障居民选举权的同时,通过资格审查实现“实质民主”与“优质民主”的统一。同时,居民的参选权与投票权不受影响。在新选举制度中,“不拥护”和“不效忠”只是在一定期限内取消参选资格,但没有取消选举权。这既不影响该人参加投票、行使选举权,也不排除在一定期限后、经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重新审查后恢复被选资格的可能,这在最大程度上做到了尊重居民行使投票权和当家作主意愿。
“澳门不需要西方的‘对抗式竞选’。‘爱国爱澳’是‘一国两制’下澳门选举制度的底色。澳门新选举制度立足于‘爱国爱澳’,竞选活动更加理性、公平、有序,维持了澳门社会的祥和稳定大局。”他解释,澳门的选举制度注重长远利益,克服西方选举中短视政策的弊端,实现政治安全与发展活力的统一。
“爱国者治澳”的未来展望
娄胜华认为,“爱国者治澳”将呈现“价值定型”、“制度深化”、“功能扩容”的发展趋势。在价值层面,传统爱国主义将升级为国家认同与价值认同;在制度层面,宣誓制度等将进一步强化爱国意识;在功能层面,国安教育成果将转化为经济发展、民主参与与社区服务的实践。这些趋势将推动澳门实现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具体而言,“爱国者治澳”将构筑国家安全的牢固防线,通过总体国安观教育,强化经济、数据、社会安全意识。政治生态将走向共治,立法效率与质量显着提升。社会治理将更注重跨代公平,解决住房、交通、医疗等民生问题。区域融合方面,澳门将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及横琴建设,释放合作潜力。文化认同的建构也将随爱国教育的深化而加强,青年学生的家国意识与本土情怀相结合,为澳门的长远发展注入新活力。
文:司徒若哲 图:陈思礼 新闻局 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