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专题特写

方寸之间见世界 澳门邮票的艺术传承与创新

澳门杂志
166期
  • 方寸之间见世界 澳门邮票的艺术传承与创新

  • 张永昕

  • 张寅苏

  • 来自台湾高雄的胡女士一家

未能播放Youtube视频
方寸之间见世界 澳门邮票的艺术传承与创新
方寸之间见世界 澳门邮票的艺术传承与创新

在澳门,邮票远不止是寄送信件的凭证,它是一幅微缩的历史长卷,是城市美学的缩影,更是承载无数人情感与记忆的珍贵载体。走进通讯博物馆的邮票展区,或驻足于议事亭前地邮电局总部的集邮商店柜台前,总能看到为这“方寸之美”而停留的身影。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却因澳门邮票的魅力而聚在一起。

本次专题,我们走进邮电局,专访集邮处集邮品设计及宣传经理陈伟菁,深入探讨邮票从选题策划到推向市场的全流程运作。我们亦聚焦为这些纸片注入灵魂的艺术家――吴卫鸣与钟渠盛,聆听他们的设计理念,探索如何将澳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鲜活的时代气息浓缩于方寸之间。当然,少不了集邮爱好者的动人分享,随他们打开一场澳门邮票的深度之旅,感受濠江情韵的永恒流转与生生不息。

 

短片

方寸之间 澳门邮票里的文化印迹

 

集邮爱好者分享

金莲花下的回归记忆

张永昕
张永昕

在议事亭前地邮电局总部大楼,邮票售卖柜台前,来自新疆伊犁的锡伯族游客张永昕小心翼翼地接过他的“珍宝”――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一周年纪念邮票小型张。这枚于2000年12月20日发行的邮票,定格了回归盛典的历史瞬间,中央以22K金箔压印的璀璨金莲花尤为耀眼夺目。“这枚邮票在内地难觅,是最好的纪念手信,我要带回去与家人分享。”他笑说是受父亲的影响爱上集邮,会将邮票视为旅行的时光琥珀,多年后再翻看,便能唤起曾经走过的风景与记忆。

 

建筑之美的方寸呈现

张寅苏
张寅苏

同在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邮电局总部大楼内,学习建筑设计的张寅苏以专业视角细细品味澳门邮票。“我很欣赏邮票对地标建筑的整体呈现,以及将建筑细节精妙浓缩的功力。”在她眼中,澳门集邮文化的普及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文化滋养,邮票不仅是城市美学的缩影,更是公共文化传播的精妙窗口。

 

生肖邮票的童趣与文化纽带

来自台湾高雄的胡女士一家
来自台湾高雄的胡女士一家

来自台湾高雄的胡女士一家,特地来到通讯博物馆参观《邮说生肖》临时展览,沉浸于这场以集邮为主题的文化之旅。受到担任邮差的父亲熏陶,邮票早已融入她的生活。“澳门邮票设计生动活泼,工艺精湛而充满活力。从生肖鼠以插画手法演绎的巧妙创意,到以抽象线条勾勒民俗风情的独特构思,童趣与艺术感相得益彰。”更令其欣喜的是,在数码时代书信往来渐少的今日,博物馆的沉浸式体验竟点燃了两个孩子对集邮的好奇与热情,成为链接世代的文化纽带。

 

邮电局集邮网页

http://philately.ctt.gov.mo

通讯博物馆

http://www.cmm.gov.mo

 

文:黄桂兰 图:宋楚珊 受访者

 

 

 


订阅新闻局Telegram政府新闻频道:https://t.me/macaogcs,即时接收最新消息。
订阅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微信订阅号:澳门政府信息 澳门政府资讯
微信订阅号: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已复制连结
跳转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