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服務十年規劃跨部門策導小組於10月27日下午在科學館會議廳舉行“康復服務十年規劃總結分享會及下一階段十年行動計劃說明會”,與會者包括參與康復服務十年規劃的政府部門、復康事務委員會委員、無障礙事務工作小組、康復機構、專業組織等代表,約150人出席。
康復服務十年規劃跨部門策導小組副組長、社會工作局韓衛局長在致辭時表示,特區政府一直十分關注殘疾人士和其家庭的需要,如同習近平主席所強調:“殘疾人是推進社會現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的特殊群體”。回顧過去十年,在特區政府的積極努力、民間機構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協作下,康復服務在質及量方面都取得階段性發展成果。目前,首個十年規劃已完成了362項措施,每一項措施的背後,都需要各部門打破壁壘、迎難而上、同向發力才能完成任務。下一階段,特區政府將以更緊密的跨部門協作、更精准的政策實施,讓殘疾人獲得更優質的康復服務。
截至2025年9月,「2016至2025年康復服務十年規劃」的整體完成率達98.6%,策導小組有信心於今年內完成所有工作。會上,各部門代表引介了不同範疇的工作成果及總體成效:
身心康復範疇:整合了各種早療資源,建立系統早療服務,包括將新生兒聽力篩查達至全面覆蓋、設立兒童一站式評估及康復治療的中心、引入人工智能語言治療輔助系統,提供網上訓練資源、設立發展障礙兒童關愛網絡、推行共融托兒所、加強托兒所人員培訓及早療服務的推廣、增加早期訓練服務名額、設立社區康復病房等;
發展潛能範疇:完善教育安置評估服務及特殊教育制度、整合不同教育階段資源,優化特殊教育學生的學習環境、推動高等院校提供便利措施、支援家長進行家居訓練、增加職業訓練及輔助就業名額、推出各類職業培訓課程及活動促進就業、提供便利參與體育、藝術及文化活動的無障礙設施及服務等;
支援保障範疇:將臨時性殘疾補助津貼恆常化、推出殘疾金受益人試工寬限措施,增加各類日間、暫住、家居支援、住宿等康復服務的名額,推出照顧者津貼、加強及深化社區精神康復服務、推出購置輔具及特殊家居設備的資助等;
共融環境範疇:制訂《澳門特區無障礙通用設計建築指引》,並列入公共工程的設計要求、持續進行澳門半島及離島無障礙設施改善工程、持續優化步行系統、休憩區、公園、市政設施、行人天橋、過路設施、社屋屋邨的無障礙設施、提供殘疾人士巴士車資優惠、交通燈組全面安裝發聲裝置、提升巴士車廂無障礙設施及服務水平、增加無障礙的士數目、研發視障人士助乘發聲設備、推出具備無障礙友善功能的一戶通2.0、推動私營機構採用無障礙網頁設計、加強認識殘疾人士及無障礙的相關培訓及服務、公共部門推行無障礙輔助主任計劃、提升手語翻譯專業質素等。
此外,社會工作局代表引介了2026至2035年康復服務十年行動計劃的籌備工作。相關的規劃綱領將由行政長官審批和監督,策導小組負責協調及落實執行,復康事務委員會監察進度及提供建議。下一階段康復服務十年行動計劃將以身心康復、發展潛能、支援保障、共融環境為四大聚焦範疇,並以智能科技、無障礙建設、社會共融環境為相應的重點發展方向。重點策略及措施例如:支持康復服務設施引入智能科技設備、增加人工智能語言治療輔助系統使用名額、加強融合生就業的支援及服務、推動民防架構對殘疾人士的應急避險的措施及保障、開展無障礙建築立法前期研究,逐步推進無障礙立法的工作、打造新城A區為無障礙出行的示範社區、發展無障礙地圖、引入室內導盲機械人及即時文字傳譯設備等。
與會者圍繞口述影像社區推廣、殘疾人士緊急陪診服務、語言治療師資格、殘疾人士家居支援服務、照顧者津貼受惠範圍、殘疾人士就業機會及職業培訓、人工智能應用、殘疾人士出行、長期病患者康復治療服務等方面提供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康復服務十年規劃跨部門策導小組代表逐一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