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國際法進校園”活動在澳門大學法學院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氣候變化談判特別代表商震、外交部條法司黃穎妮處長、外交部條法司魏鑫副處長分別就“《巴黎協定》十周年:回顧與展望”、“《海洋生物多樣性協定》:海洋法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和“國際法院巴勒斯坦相關諮詢意見案及防治塑料污染國際文書談判情況”等主題開展講座活動。
在講座環節,商震特別代表首先回顧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體系的歷次談判過程,闡述了《巴黎協定》達成十年來對全球氣候治理帶來的深遠影響和我國在開展氣候外交、進行南南合作、採取切實行動方面對全球氣候治理的獨特貢獻;黃穎妮處長介紹了《海洋生物多樣性協定》的基本情況、主要內容、《協定》的深遠影響,以及中國為《協定》達成所作貢獻;魏鑫副處長介紹了中國參與巴勒斯坦被佔領土諮詢意見案和巴勒斯坦人道援助諮詢意見案的相關情況,以及防治塑料污染國際文書的歷次談判情況、中國參與談判的立場與主張。
同學們圍繞環境談判中的國家立場和談判準備等問題,積極向嘉賓進行了提問。各位嘉賓從自身外交實踐出發,結合在外交談判中實際遇到的問題,為同學們生動、詳細地解答疑惑,活動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本次活動由外交部主辦,澳門大學法學院承辦,澳門法律交流協進會、澳門大學法學院校友會和澳門大學法學院學生會協辦。外交部駐澳門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綜合部郭曉峰主任,澳門大學法學院院長唐曉晴、副院長邱庭彪、副院長魏丹,澳門法律交流協進會會長黃景禧,澳門大學法學院校友會會長周成俊,澳門大學法學院學生會理事長鍾森明等出席活動。來自澳門特區政府海事及水務局、環境保護局、市政署、地球物理氣象局、法務局,澳門大學法學院、澳門科技大學法學院、澳門城市大學法學院等單位的嘉賓等百餘人亦參加了本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