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文化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於9月20日共同在澳門文化中心主辦專題研討會,逾300名大專院校及中學師生,青年團體及社團代表、文化遺產委員會與文化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以及公眾參與,與來自內地及澳門的專家學者,透過回顧抗戰時期愛國青年的英勇事蹟,深挖澳門在抗戰歷程中的獨特貢獻與重要角色,闡述偉大抗戰精神的時代價值。
文化局局長梁惠敏致辭時表示,期望透過專題展覽、學術研討會及系列活動,讓抗戰精神深入民心,成為激勵澳門人砥礪前行的精神力量,同時助力青年一代增强歷史責任感與家國情懷,齊心協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力量。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副局長黃嘉祺致辭時表示,希望透過一系列形式多樣、富有教育意義的活動,引導廣大青年深入認識國家在抗戰中的巨大犧牲,體會來之不易的和平,並從歷史中汲取力量,增強愛國情懷與使命感。
中共陝西省委黨校(陝西行政學院)王曉莉教授以高士其、冼星海等先烈事蹟為例,深刻闡述抗戰時期愛國青年如何將個人理想融入民族救亡的時代洪流,強調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前途緊密相連的崇高精神,對當代青年仍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澳門理工大學人文及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林發欽教授指出,澳門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抗戰,通過物資流通、難民救助、情報傳遞與後方支援等方式,為抗戰勝利作出自身的貢獻。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所長林廣志教授系統梳理澳門各界的抗戰事蹟,強調澳門同胞在抗戰期間“不中立、不缺席、全參與”的堅定立場,並從文化特質與國際主義精神的角度,分析澳門抗戰歷史對當代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啟迪。同場還有參與第十二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的師生代表團分享參與一系列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感受。與會者於交流環節踴躍發言,與三位講者深入交流,氣氛熱絡。
本次研討會透過重溫澳門同胞及愛國青年的真實抗戰歷程,傳遞“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深刻意義與精神內涵。主辦單位將持續促進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全力做好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活動,進一步增強大眾特別是青少年的國家意識與民族認同,引導全社會以史為鑒、珍惜和平,將偉大的抗戰精神轉化為強大動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擔當應有的責任、貢獻澳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