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及澳門科學館共同舉辦的2024/2025學年北京—澳門中學生科技合作交流活動於2025年7月15日至19日在澳門順利完成現場演示及交流活動。
此次活動通過特定的自然或科學主題設定,讓北京和澳門中學生參加者在合作完成研究任務的過程中,提升對資訊時代新階段—人工智能的認知水平,並提高學生們應用人工智能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024/2025學年的主題為“人工智能”,由兩地各派出4支隊伍共75名師生參與,澳門隊伍包括:陳瑞祺永援中學、培正中學、聖若瑟教區中學第六校及澳門科學館青年科技村,分別與北京市密雲區第二中學、北京市少年宮、北京中學及北京通州區潞河中學組成聯隊。聯隊學生透過數個月的線上溝通,共同製作主題報告,並於日前在澳門科學館就聯隊共同製作的報告內容向評審作介紹和現場演示,及即時回答評審的提問,最終各聯隊的獲獎情況如下︰
聯隊 |
澳門 |
北京 |
作品題目 |
獎項 |
1 |
陳瑞祺永援中學 |
北京市密雲區第二中學 |
智“杖”說 |
最佳探究過程獎 最佳作品製作獎 |
2 |
培正中學 |
北京市少年宮 |
基於對抗生成網絡的治療頭疼中藥材發現 |
團隊合作精神獎 |
3 |
聖若瑟教區中學第六校 |
北京中學 |
頡而不捨(小倉小頡) |
最具吸引力獎 |
4 |
澳門科學館 青年科技村 |
北京市通州區潞河中學 |
河道垃圾辨識與清理—AI視覺與實體機器人結合的系統研究 |
最具科學表達力獎 最佳知識演示獎 |
除現場演示外,澳門師生亦陪同北京師生共同參與文化體驗活動,包括參觀了澳門世界遺產景點,以及進行了各類科技工作坊和講座,內容涵蓋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環境科學等領域,並參訪澳門大學及澳門科技大學等重點實驗室和實踐基地。
透過是次交流活動,不僅讓北京和澳門兩地中學生參加者學習到先進的科技知識,還通過團隊合作解決了實際問題,加深了兩地師生對澳門科普教育的認識,並增強了彼此之間的了解和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