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舉辦生物醫學科學研討會
澳門大學
2024-06-14 18:36
  • 澳大舉辦第十屆生物醫學科學研討會

  • 葛偉

  • 鄧初夏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由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主辦的“第十屆澳門生物醫學科學研討會”今(14)日於澳大開幕,2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生物醫學專家、科研人員及學生參與。一連三日的研討會以“突破極限"為主題舉行42場演講,討論生物醫學的前沿研究和創新技術。

澳大副校長葛偉致辭時表示,澳大不斷提升師資及教研水平,積極佈局謀劃科研創新和產學研合作發展,成效顯著。澳大的國際聲譽不斷提升,在2024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澳大首次躋身世界前二百強,而澳大的“臨床及健康”範疇更大幅攀升至200位內,成績令人鼓舞。他希望藉著研討會為來自世界各地的科研學者提供一個深入討論生物醫學的平台,共同突破生物醫學的極限,推動科研的前沿研究及產學合作。

澳大健康科學學院院長鄧初夏表示,研討會共有一個大會主旨講座、四個專題分享及37個分論壇學術報告,由多位海內外專家就診斷成像和藥物傳遞、癌症免疫學、個性化癌症治療、腫瘤微環境和轉移、代謝、信號網絡和治療、發育誘導、單細胞分析、幹細胞、表觀遺傳學、傳染病、基因組編輯、重編程和新技術等多個領域的前沿發展進行深入討論。

在主旨講座,世界著名癌症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杜克大學終身講座教授王小凡揭示了新穎的腫瘤細胞逃避免疫監視的機制及臨床相關的癌症免疫治療策略。在專題分享環節,京都大學教授Cantas Alev探討重建人體中軸發育和體外疾病;西班牙國家癌症研究中心腦瘤轉移組組長Manuel Valiente討論腦轉移的策略及致死率;澳洲昆士蘭大學伊恩弗雷澤兒童免疫研究中心主任余迪發表全身代謝之間的相互作用和T 細胞免疫功能的研究;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心、肺及血液研究所系統生物中心主任趙可吉則講解染色質環的檢測、功能和調節。

在分論壇的報告中,海內外專家就幹細胞與細胞療法、真菌感染及應用、生物成像和生物材料、疾病中的染色質和轉錄調控、癌症研究技術開發為主題,介紹了海內外的前沿進展,並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此外,研討會一共展出160多份優秀的牆報,大會評獎委員會對相關作品作出專業選評,並甄選出各個獎項。

澳門生物醫學科學研討會自2014年至今已成功舉辦十屆,致力為各地生物醫學領域的專家學者提供研究交流的學術平台,以加強科研合作、促進生物醫學的創新與發展。

出席開幕式的嘉賓還有鏡湖醫院副院長陳泰業、教育及青年發展局高教合作交流處處長譚兆華、藥物監督管理局化學藥及器械處處長陳德賢、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彭蓬光、澳門理工大學健康科學及體育學院副院長林愛貞、澳門科技大學藥學院院長朱依諄、鏡湖護理學院主任梁淑敏、澳門精準醫學學會會長鍾紅興,澳大副校長馬許願、工商管理學院院長余俊、科技學院院長須成忠、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院長湯子康、中華醫藥研究院院長陳新、學生事務長彭執中、全球事務總監王瑞兵等亦有出席。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