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配合社會對公共房屋的實際需求,政府正不斷採取措施努力提高公共房屋的供應量,其中青洲社會房屋綜合體B、C大樓工程現已完成結構部分,現進入大樓裝修工序,而專為長者設計的社會房屋C大樓預計於今年年底竣工,B大樓則預計於明年第一季竣工。
房屋局及建設發展辦公室今日(9月18日)下午安排傳媒參觀社會房屋C大樓地盤,了解工程進度及長者單位設施。
青洲社會房屋綜合體B、C大樓位於青洲河邊馬路及菊花巷內青洲山腳,合共提供924個住宅單位及超過1,000個私家車及電單車車位,其中,專為照顧長者需求的C大樓,每層可供9戶長者居住,整座大樓合共提供252個一房廳的長者單位。
為照顧長者的居住需要,C大樓除設有老人中心等康體設施外,每一長者單位均設有煙霧感應器及平安鐘,接駁到大樓的控制室,為獨居長者提供24小時無間斷的緊急支援。同時,整座大樓設有無障礙設施以及四部升降機,照顧到長者以及殘疾人士出行需要。
政府正因應社會的實際需要,有序地開展興建公屋計劃,並依循善用公共資源政策,優先照顧弱勢社群,以及維護優良傳統倫理觀念的原則,完善公屋政策,更好地協助有實際需要的家庭解決住屋問題。兩座大樓高35層,佔地總面積5,227平方米,住宅建築面積為67,879平方米、社會設施建築面積及休憩平台面積各有4,000多平方米,共提供924個社屋單位,包括一房廳單位392個、兩房廳單位476個、三房廳單位56個。
青洲社屋工程的興建,除可增加有關社屋單位量外,也可因應其他因素的需要增加相關的社會服務設施,務求更全面照顧社區居民。兩座大樓各項配套設施包括社會設施、商舖、休憩平台及公共停車場齊備,公共停車場可提供279個私家車位及777個電單車位。
青洲社會房屋的興建方案嚴格按照現有建築條例和標準進行設計和規劃,在建築設計以及在設備配置方面,以“防火安全規章”及其它適用法例為依據,加強大廈的防火安全能力,如每幢大樓均設有避火層及走火通道,等候電梯範圍內亦設有自動煙霧感應器,走廊內均配備滅火器及消防拉轆等,較法定標準更為嚴格。
另外,考慮到居民對社會房屋的需求,青洲B、C大樓在興建期間除了允許在特許時段施工外,亦著重投入人力資源,並在勞工事務局及建造業總工會協助下,由承建商舉辦本地工人公開招聘工作,而相關招聘工作仍在繼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