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專題特寫

電視技術不斷創新 提升觀眾觀感體驗

澳門雜誌
159期
  • 澳廣視執行委員會 鄭光普 委員

  • 澳門每有大型活動,都會見到直播車的身影。

  • 直播車內部設備先進

  • 澳廣視每年都會走到現場,為觀眾送上精彩的龍舟賽事。

  • 採訪隊採訪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開幕式,為觀眾帶來國家最新發展資訊。

  • 去年,澳廣視記者前往葡萄牙里斯本,採訪出席澳門推廣活動的旅遊局局長文綺華。

  • 澳廣視作為民防架構成員,總是第一時間為市民送上最新民防資訊。

  • 記者為市民報告水浸消息

  • 澳廣視為疫情作全天候採訪報導

  • 我衷心期盼自己將來也能夠成為他人的伯樂,助力他們追尋電視夢,成為後來者築堤建路上的其中一塊堅實基石。 ——鄭光普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澳廣視執行委員會  鄭光普 委員
澳廣視執行委員會 鄭光普 委員

近幾十年來,電視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資訊和娛樂最方便的來源,然而,大部份人對電視製作卻一無所知。台前幕後的員工們是怎樣工作的?澳門的電視廣播技術經歷了怎樣的發展?精彩的電視節目又是怎樣通過科技手段傳送到千家萬戶?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澳廣視」)執行委員會委員鄭光普為我們一一介紹。

 

提供更高畫質電視節目

在澳廣視工作的35年間,鄭光普從工程科電視組技術員、工程科電視組專門技術員、工程科經理、工程及創新科技部總監,再到現任澳廣視執行委員會委員,主管工程及創新科技部。一路走來,鄭光普與澳廣視共同成長,從基礎做起,扎實累積工作經驗,曾參與澳廣視多項重要工程及技術項目。

「我從事電視廣播事業30多年,當中最深刻的記憶是經歷了模擬電視廣播到數碼電視廣播的劃時代轉變。18年前,我有幸參與地面數字電視廣播及同頻網發射系統的規劃工作,數字電視是電視廣播發展史上一個重要里程碑,數字電視的應用為廣播事業帶來新篇章。」鄭光普回憶說。

「這些年來,澳廣視都不斷緊隨技術發展的趨勢,讓電視畫質由標清轉換成全高清,並正規劃4K超高清廣播,為澳門觀眾提供高畫質電視節目,還有研究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領域的創新發展等。」

澳門每有大型活動,都會見到直播車的身影。
澳門每有大型活動,都會見到直播車的身影。
直播車內部設備先進
直播車內部設備先進
澳廣視每年都會走到現場,為觀眾送上精彩的龍舟賽事。
澳廣視每年都會走到現場,為觀眾送上精彩的龍舟賽事。

 

為各部門提供技術支援

澳廣視工程及創新科技部負責管理資訊科技發展科、工程科、操作科和發射科,主要職責涉及廣播事務和多媒體平台的技術支援和系統維護工作。從拍攝、編輯、製作、處理、播放、儲存、傳輸到地面信號發射覆蓋的每個環節,都需要這個部門提供技術後勤支援。此外,該部門也有專責技術人員,全天候監控每個流程節點的信號源,以確保提供穩定的廣播信號。除了日常操作運營,提升技術水平和廣播質量也是該部門的責任和使命。鄭光普說,他們還制訂各項應急預案,以應對設施遭受重大自然災難破壞或遭受網絡攻擊導致廣播系統癱瘓的情況,確保至少能提供最低限度的廣播服務。

要讓市民安坐家中欣賞精彩節目,除了要有出色的節目製作人,在背後支援電視及電台節目製作的技術同樣重要。鄭光普介紹,工程科負責系統安全和後備應急系統,確保廣播的穩定性。操作科提供視訊、音響、燈光等操作支援。節目播放技術支援方面,工程科及資訊科技發展科負責維護和調試節目播放設備。另有「電子警報系統」實時監控系統故障。傳輸技術支援方面,發射科負責節目信號的傳輸,包括從製作現場到電視台和電台,再傳送到各個播放平台。隨着科技發展,工程及創新科技部亦會不斷開發和優化新的系統和設備,以適應新的節目製作和播放需求。

採訪隊採訪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開幕式,為觀眾帶來國家最新發展資訊。
採訪隊採訪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開幕式,為觀眾帶來國家最新發展資訊。
去年,澳廣視記者前往葡萄牙里斯本,採訪出席澳門推廣活動的旅遊局局長文綺華。
去年,澳廣視記者前往葡萄牙里斯本,採訪出席澳門推廣活動的旅遊局局長文綺華。

澳廣視每年都會參與城中各大小盛事,對外景直播工作的要求極高,鄭光普表示,澳廣視具備專業廣播和攝影機器材,能夠進行節日盛事外景的電視/電台現場直播工作。以「2024澳門國際幻彩大巡遊」為例,澳廣視全程負責電視直播和製作工作,工程及操作部門進行了深入的調研,準備了所有攝影器材和拍攝技術,包括航拍、搖臂、滑輪雲台、攝影機穩定器等。提供多點同時直播和錄影與圖傳服務,為觀眾呈現「無冷場畫面的直播」。

民防工作與應急管理方面,澳廣視作為民防架構成員,一直全力配合澳門特區政府在預防、應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以及恢復社會正常生活條件的整體工作,確保市民及旅客獲取即時、準確的防災、救災信息。鄭光普特別提到,於2019 年與防災行動中心建立的「發放颱風期間風暴潮高點撤離警報信號」插播機制,能確保居民和旅客能夠及時獲取相關資訊,採取應急逃生行動,保障生命安全和減少財物損失。

澳廣視作為民防架構成員,總是第一時間為市民送上最新民防資訊。
澳廣視作為民防架構成員,總是第一時間為市民送上最新民防資訊。

 

堅守崗位贏市民信任

由於電視行業的特殊性,即使在颱風、惡劣天氣,還是疫情期間,電視人都需要堅守崗位,及時、準確地向觀眾傳遞信息和節目內容。鄭光普回憶說,在2017年颱風「天鴿」吹襲期間,公司雖然面對水電、電話服務中斷等情況,但通過內部的應急機制和冗餘設計,仍能維持廣播服務,並在防災領域的職能下發佈、調整和解除信息,以防止流言的擴散。

他又提到,在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時,澳廣視作為公共廣播電視電台,首要任務是迅速向居民和旅客發佈核實無誤的防控疫情信息。「為了確保信息能準確地顯示在電視畫面上,我們的技術團隊建構了與衛生局對接數據的連線,並建立了與警察總局發放防疫資訊的平台,提供了安全的信息發放平台。」

鄭光普稱,這些年遇到無數的挑戰和障礙,全靠同事團結合作,才得以度過那些艱辛的時刻。他特別提到,在2022年底,防疫措施放寬過渡初期,即使大部份員工受感染,他們仍然堅守崗位,沒有出現重大的廣播事故,贏得了市民的信任,這令他感動不已。

記者為市民報告水浸消息
記者為市民報告水浸消息
澳廣視為疫情作全天候採訪報導
澳廣視為疫情作全天候採訪報導

 

願為後人築堤建路

在過去的40年中,鄭光普目睹了大眾獲取資訊方式的巨變,他說,各種隨身攜帶的智能產品崛起,新媒體對傳統媒體帶來了史無前例的衝擊,希望澳廣視能利用在傳統電視領域的優勢,結合創新思維,重新制訂發展戰略,抓住新時代的機遇,建立具有澳門特色的融媒體時代。「我會利用好澳廣視落地珠三角地區及衛星信號覆蓋亞太地區的良好契機,運用科技力量拓展業務,尋找潛在客戶,擴大商機,並培養人才。通過可信賴的傳播力量,將更多具有澳門元素的影視作品傳播到內地、葡語國家甚至輻射國際,說好澳門故事。」

多年來,鄭光普堅持用自己的力量和專業知識做好本職工作,他表示,未來工程及創新科技部將持續發揮好技術支援的角色,助公司製作更多精彩節目。「我們要堅守傳統的工匠精神,與本地影視傳媒緊密合作,增加澳門文化的傳播影響力。同時亦要緊跟時代步伐,大力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速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做好澳門公共廣播服務作出貢獻。」

一日電視人,終身電視人。鄭光普感恩自己能成為澳廣視的一員,在不同階段遇見了許多給予他機會的恩師、前輩。「我衷心期盼自己將來也能夠成為他人的伯樂,助力他們追尋電視夢,成為後來者築堤建路上的其中一塊堅實基石。」

我衷心期盼自己將來也能夠成為他人的伯樂,助力他們追尋電視夢,成為後來者築堤建路上的其中一塊堅實基石。   ——鄭光普
我衷心期盼自己將來也能夠成為他人的伯樂,助力他們追尋電視夢,成為後來者築堤建路上的其中一塊堅實基石。 ——鄭光普

 

文:黃桂蘭 圖:宋楚珊、澳廣視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