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持续推动馆藏古籍数码化工作,致力保存本地珍贵文献,并为市民及研究者提供便捷的查阅途径,自2023年起,已先后推出两批古籍电子书,目前第三批古籍电子书已完成上架,欢迎市民及研究者透过文化局公共图书馆网站“馆藏珍贵古籍电子书”查阅使用。
第三批古籍电子书主要以葡文及英文为主,共 279 种280 册,内容涵盖历史、文学、教育、自然科学等领域,具高度史料价值。其中包括年代较久远的《汉文诗解》(1834),由戴维斯爵士(Sir John Francis Davis)编着,介绍中国诗词及《三国志》的英文摘译;《澳门及其未来港口》(1922),附有昔日澳门名胜照片,记录城市规划构想;《1927年8月20日的风灾:亚美打•皮内罗中校的报告》,详述丁卯风灾期间台风横扫澳门的情况;《开拓香港的葡萄牙人:在九龙的园艺实验》(1930),由土生葡人布力架(José Pedro Braga)撰写,记录19世纪末葡萄牙人在油麻地引进菠萝等水果的种植;以及《澳门可食用鱼类目录》(1959),由议事公局兽医José da Silva Vidigal编着,介绍上世纪50年代澳门52种可食用鱼类,并附有学名、捕获季 节及中文名称。
此前完成数码化的首两批古籍电子书,包括清代刘承干嘉业堂藏书、清干隆版《香山县志》、拉丁文古籍Regni Chinensis Descriptio(《利玛窦中国札记》第一卷)(1639),以及澳门中小学曾使用的中葡英三语教科书等,为瞭解和研究澳门历史上的教育发展、文化交流及社会风貌等方面提供了珍贵资料。
“馆藏珍贵古籍电子书”可于文化局公共图书馆网站www.library.gov.mo或“我家图书馆”手机应用程式之电子资源平台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