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2025年施政报告提出支持中小企业持续经营、创新发展和提升经营能力,并鼓励居民考取国家及国际认可的专业及职业资格的工作,澳门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下称“中心”)从两大方向推动相关工作,一是协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取得认证和数字化转型;二是为居民提供技能培训及专业考试,培育各行业所需人才。
推动产品和管理认证,增强企业竞争力
管理认证和产品认证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中心和厂商联合会于2018年推出的“M唛澳门产品优质认证计划”,累计已发出151张证书,成为澳门优质产品的“信心保证”。此外,“国际管理系统标准认证/认可资助计划”至今累计申请近850宗,今年申请数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4%。而在“2025澳门企业国际管理认证嘉许典礼”上,共有118家维持国际管理认证6年至20年或以上的企业获得表彰。
为配合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中心编制了“澳门药物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工具书”,并与药物监督管理局合作为业界提供GMP培训。年底将启动“促进澳门医药产业升级发展鼓励计划”,设GMP认证及中成药本地注册两个子计划,推动医药产业迈向标准化及专业化。
拓展专业认证与技能培训,支持青年创新创业
企业的发展需要高水平的管理和技能人才作为支撑。为就业、创业人士和青少年提供专业培训和考试是中心的重要工作之一。今年1至9月已开办逾750期课程,近20,000人次报读;专业及公开考试近3,800人次报考。为支持青年创业,累计开办28期“创业及中小企经营系列”课程,并推出“人工智能商业应用系列”及可持续发展的专题培训,为初创人士及中小企业主提供精准培训。
青少年技能培训方面,中心今年带领学生出战2025年Microsoft Office及Adobe多媒体设计软件两项技能全球大赛,勇夺两项全球冠军及一项全球亚军。此外,中心今年承办2025年珠澳琴职业技能大赛暨“深合杯”职业技能竞赛美容师项目,澳门选手荣获一冠一季佳绩。
为满足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中心正加紧建设国际及专业考试中心,预计2026年第二季投入服务,为考生提供国际级一站式专业考试服务。
推动科创及数字化,协助产业升级转型
中心与百度合作在澳门引进首个“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工程师”课程,学员可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发出,获百度认证的职业技术证书。中心举办了“中小企业数字化方案体验日”,展示27家本地供应商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逾300名中小企代表参与交流。
为助力企业开拓市场,中心组织10家澳门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企业及高校参加“2025香港国际创科展”,设置澳门展区展示澳琴科技创新成果,吸引逾千名买家,进行过百场深度洽谈。
培育设计师及时尚品牌,促进创意产业发展
在时尚创意领域,中心透过系统课程和孵化计划培育本地设计师和时尚品牌,并每年举办澳门服装节。今年首次组织巴黎时装周考察研学团,让设计师参观商贸展及着名时装品牌博物馆,并于巴黎时装学府ESMOD参加研习课程。
同时,亦持续开办高端工艺课程,并组织工艺导师参与国家缝纫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提升从业员专业水平与发展机会。
参与大湾区合作,共建交流平台
中心接任粤港澳大湾区生产力促进服务联盟第三届理事长单位,积极推动跨区域科创协作。今年参与了长三角科技创新服务战略联盟会议,共同发起科创联动倡议;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合办“大湾区集思汇(澳门站)”,就促进新质生产力与企业转型升级等议题进行交流,助力大湾区创新资源整合及协同发展。
展望未来,中心将继续紧扣市场脉搏,因应社会与业界需求,为中小企业和居民提供多元化服务,从多方面提升企业与居民的生产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