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澳门大学精准肿瘤学前沿科学中心、澳门大学健康科学学院及国家教育部同济大学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合办“同济大学—澳门大学前沿科学中心学术交流研讨会”,共同推动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融合,为“健康中国2030”注入科研动能。
研讨会以“干细胞、衰老与肿瘤发生”为主题,汇聚上海和澳门生命科学领域的顶尖学者,围绕细胞命运调控、精准肿瘤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干预等前沿课题展开深入交流。
开幕仪式上,同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许学军指出,两所前沿科学中心研究方向各有侧重,在核心技术与科研成果方面高度互补: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在细胞命运调控、表观遗传及衰老研究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性突破,精准肿瘤学前沿科学中心则在癌症预防、转移机制及个体化治疗领域成果斐然;是次研讨会不仅是深化两校合作的生动实践,更是积极响应国家健康战略的重要举措。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部主任、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主任高绍荣与澳门大学健康科学学院院长、精准肿瘤学前沿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邓初夏分别介绍了各自中心的科研布局与人才培养情况,并共同强调,是次研讨会是两所前沿科学中心于今年举行的第二次交流,未来将持续推动常态化合作机制,促进跨地域、跨学科的科研协同。
高绍荣在闭幕式上表示,干细胞命运调控提供疾病理解的理论支撑,精准肿瘤学则提供具体治疗方案,两大研究方向的融合将成为推动生命科学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他期望双方未来可持续巩固合作成果,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贡献“同济—澳大力量”。
是次研讨会共设四个主题报告环节,由两校20位学者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涵盖精准肿瘤学与干细胞研究的多个核心领域。邓初夏及澳大讲座教授沈汉明,教授张仲荣、王瑞兵、曲松楠,副教授狄利俊、沈仲燮、谭建业,助理教授唐正海、苗凯等精准肿瘤学前沿科学中心成员先后发表演说,分享其在癌症机制解析、干细胞应用及创新治疗技术方面的最新进展。与会者就研究设计、数据解读及临床应用展开热烈讨论,学术氛围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