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艺文荟澳公共艺术中日韩作品《时间塔》登场铭刻东亚城市心神契合的文化情谊

文化局
2025-08-26 18:00
  • 《时间塔》

  • 《新美安社区共创和互助计划》“早餐在晚上吃:晚晚食早餐铺”活动

未能播放Youtube视频

“艺文荟澳: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2025"带来由主场展、公共艺术展、城市馆、特展、本地策展计划和多个平行展组成的6个板块逾30场展览,呈献一场流转都市、触动心弦的美学旅程。其中,公共艺术作品《时间塔》近日已于澳门文化中心广场登场,欢迎公众前往观赏。

公共艺术展览主题“来来,往往”,以流动性为主轴,根据澳门的历史、现时和日常空间,8位知名海内外艺术家的5件/组作品融入城市脉动,展开一系列社会美学的观念实验。其中,为纪念澳门荣膺2025年“东亚文化之都”,特邀中、日、韩三位知名艺术家联袂创作《时间塔》,包括中国着名当代艺术家管怀宾,其擅于创作装置艺术及空间多媒体艺术;日本着名艺术家、东京艺术大学名誉教授坂口宽敏,其作品跨足包括绘画、景观艺术等多种媒介;当代韩国重要且具影响力的艺术家金相年,其创作深受东方哲学影响,关注人与自然共生的议题。《时间塔》融合东方时空哲思与当代艺术语言,突破物理场域的局限,在澳门文化中心广场构筑一座兼具历史厚度与未来张力的“心灵灯塔”,以光影流转的诗意形式,激发观众与作品的知觉联动,共构个体与集体记忆、生命与永恒的意义,并成为铭刻东亚城市之间心神契合的文化情谊的艺术地标。

此外,澳大利亚艺术家何志森主导的《新美安社区共创和互助计划》早前已于新美安大厦第二期登场,首3组/位艺术家“第一芬兰松馆”、王莹及沈佳璐已分别于7月中下旬至8月下旬期间入驻并完成创作。“第一芬兰松馆”根据驻留单位的户型,制作了三种可以自由组合、调整及拆卸的家俱,包括“日”字形置物架、客厅大茶几及座地射灯,以手作的方式与居民交流与互动;王莹则邀请邻居参与深度访谈,瞭解其人生故事与情感记忆,运用AI音乐工具创作了《无名者之歌》,歌曲呈现澳门平民生活,挖掘高密度居住空间所承载的复杂社会关系与集体记忆,形成一份具感染力的澳门平民生活的声像檔案;而沈佳璐则以“早餐在晚上吃:晚晚食早餐铺”活动,探索新美安社区夜间工作者的早餐习惯,以夜间早餐体验为媒介,连结生活节奏各异的居民群体,促进社区内外的交流与理解。另一位艺术家张晓将于8月30日至9月5日驻留,开展艺术创作活动。由于新美安大厦二期属于私人住宅,以及活动开展时间不定,有兴趣参观的市民请到“何志森mapping工作坊”微信公众号先行预约。有关预约步骤及驻留艺术家介绍,可浏览 mp.weixin.qq.com/s/lBv3JPFAE5nNMONRonT1bQ。

“艺文荟澳2025"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指导,文化局主办,旅游局、银河娱乐集团、新濠博亚娱乐、美高梅、金沙中国有限公司、澳娱综合度假股份有限公司、澳门永利渡假村协办。更多“艺文荟澳2025”资讯可留意活动专页 www.artmacao.mo、Instagram专页“artmacao”、脸书专页“IC Art 艺文栈”及微信公众号“澳门文化局IC”。


订阅新闻局Telegram政府新闻频道:https://t.me/macaogcs,即时接收最新消息。
订阅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微信订阅号:澳门政府信息 澳门政府资讯
微信订阅号: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已复制连结
跳转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