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早前向社会公布了“氹仔北区都市化整治计划修订”,过程中,政府开诚布公,规划内容亦都向外界充分说明,不存在“偷步”,一切程序会严格依照现时法例进行,而《城市规划法》实施后,区内所有土地开发都必须经过城市规划委员会。政府强调,整个规划有助社区发展,大大优化现时环境,是一个三赢方案,社区团体亦赞同规划对社区发展大有裨益,政府希望社会不要过分忧虑。
由于氹仔城市化发展迅速,人口不断增加,社区一直希望政府尽快兴建各种设施,回应需求。虽然政府近年已积极克服土地资源等难题,完成或展开了“氹仔中央公园”、“菩提社会服务大楼”及“松树尾社区中心”等设施的建造工程,但仍未能满足氹仔未来的发展需要,而对已实施多年的“氹仔北区都市化整治计划”进行修订,透过一系列诱因及鼓励措施,推动私人土地业权人配合政府规划,将有助解决氹仔在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瓶颈,配合发展之余,在楼宇供应、道路设施、康体场所,甚至环境、治安、水浸等都会得到改善。
尤其是氹北地段位处大潭山下游位置,地势较低,长期受水浸困扰,又因涉及私家地权而无法铺设下水管道,若不实现都市化,将难以解决问题,一旦暴雨成灾,将为周边楼宇包括湖畔大厦及海湾花园等数千户居民生活带来影响。
政府认为,现在是适当时机公布有关规划,政府明白社会对有关规划的忧虑,事实上,整个规划有助社区发展,大大优化现在环境,是一个三赢方案。过程中,政府开诚布公,规划内容亦都向外界充分说明,不存在“偷步”,目前亦未对该地段发出有效的街道准线图及批准地段发展的工程计划,针对相关申请,政府会按照既定程序处理,不加快不拖延,同时依据有关规划的规范及研究指引来制作街线图。“城规法”实施后,区内所有土地开发都必须经过城规会。
在氹北土地开发过程中,将有公屋、教育、绿化等公共设施,政府会积极建设这些设施,惠及整个氹仔社区。
氹北地段约四成为私人土地,政府在依法前提下已做了可做的事,积极寻找更多可发展的土地,最终计划是否成事,确实要视乎私人发展商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