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区重整咨询委员会委托澳门科技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开展「妈阁街区居民现状调查研究」,并与2009年的「下环街区居民现状调查研究」进行对比分析及综合评估,发现近八成的妈阁街区受访住户及商户知悉旧区重整模式,较下环街区为高,以及近七成受访居民认为“整建修复”、“保存维护”、“街道美化”此三种模式较为适合该区发展。研究团队建议以妈阁街区作为旧区重整示范点,总结吸取其经验,再按各街区的具体条件和自身特点,将旧区重整工作扩展至其他旧城区,达至优化社区环境及提升社区活力。
为整体及全面地展开旧区重整规划研究和制定措施,旧区重整咨询委员会委托澳门科技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在2009年进行的「下环街区居民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入户普查方式,于2010年10月至11月期间进行了「妈阁街区居民现状调查研究」,对象为妈阁斜巷至亚婆井街约104幢建筑物,涉及住户及商户合共1300个单位,最后成功访问住宅单位927个、商铺单位56个,调查成功率分别为76%及55%。
近八成受访者知悉旧区重整四模式
经整理数据及对比分析后,妈阁街区的住户特征与下环街区的调查结果大致相同。在回收的887份住宅问卷中,九成受访者为本澳永久居民及居住十五年以上、近五成受访者年龄介乎35至54岁,以及住宅单位中有78%是业主,当中43%属自置物业达16年或以上,反映该区同样是以老街坊为主。
商户特征方面,在回收的34份商户问卷中,约68%为业主,当中48%是自置物业达10年以上,而区内商铺所属行业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和建筑装修业,四成受访商户经营十年以上、八成没有雇员或雇用1至5人,这与下环街区的调查结果相似,属中长期经营的中小型企业,但该区商铺空置率则为38%,较高于下环街区。
是次调查研究亦访问了妈阁街区居民的重整意向,发现受访居民对旧区重整四种模式的知悉度比例为77.3%,高于下环街区的60.6%。当中,近七成受访者认同 “整建修复”、“保存维护”、“街道美化”适合妈阁街区重整发展。与此同时,受访居民大多愿意维修楼宇公共部分,认为维修可提升楼宇安全及楼宇寿命、可改善居住环境、可获得资助等,这与下环街区的调查结果一致。
妈阁街区居民满意社区环境与绿化
另外,受访居民普遍“满意或非常满意”妈阁街区区内环保及绿化工作、公共设施等,与下环街区结果相反,调研团队指出可能与特区政府在过去三年以世遗历史城区为核心开展街道美化工作,而妈阁街区正处于核心区有关;但两区居民均“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现时交通状况,希望需要增加更多公共停车位。
研究团队建议,政府对妈阁街区进行旧区重整时,应以保存维护、整建修复、街道美化为主,而不需重建发展、大拆大建,从而保存该区社区纹理和特色,并建议以妈阁街区作为旧区重整示范点,总结吸取该区经验,将旧区重整工作扩展至其他旧城区,同时根据各街区的具体条件和自身特点,采用不同的街道美化工作,配合街区的公共设施、交通安排等,从而达到优化社区环境、增加社区魅力、提升社区活力、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是次「妈阁街区居民现状调查研究」之研究报告已上载至旧区重整咨询委员会网页:http://www.ccrbam.gov.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