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澳门而言,绿意盈盈的古树名木,不仅是珍贵的自然资源,还承载着社会大众的集体回忆。由澳门特区政府市政署创建的“澳门古树名木”网页,通过“一树一故事”专栏,向市民介绍澳门名木古树的故事。
延伸阅读
“一树一故事”网址
编注:由于篇幅所限,以下文章内容经编辑节录修改,原文请登入“澳门古树名木”网页“一树一故事”专栏浏览。
个案一
何贤公园白兰
名木 树龄28
辑录自《树如绅士》廖润贤
提起“古树名木”,不少市民往往都会想到一些年代久远的参天古树。诚然,在人们的普遍认知和印象之中,树木向来是以古为稀,特别是树龄逾100年的树木,更是素来为人们所珍重。然而,位于何贤公园内的一株白兰树,年虽尚未满30,却被列入《古树名木保护名录》之中,不禁令人好奇,这株未达“而立之年”的树木,究竟何以“荣登”名录之上,与其他百年古树并列呢?
该株白兰树为澳门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何厚铧于2000年3月18日,在何贤公园内澳门回归纪念亭旁亲手所植,意义非凡。何贤绅士作为澳门着名的华人领袖,生前热心公益慈善,活跃于政商文教等多个领域,多次调停社会纠纷,缓和各方矛盾,为澳门近现代的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一名爱国爱澳的企业家,澳门回归祖国亦是其生前的愿景,因此,澳门回归纪念亭选址于纪念何贤绅士的公园之内,别具深意。
于回归纪念亭落成之日,由何贤绅士之子嗣何厚铧手植白兰树,更是寓意深远,正如树旁碑石所刻――“植树庆千禧,留芳驻万年”。白兰寄托了庆祝千禧之年的美好寓意,同时代表纯洁真摰、坚贞感恩的品质,正如何贤绅士乐善好施、报效国家社会的高洁情操。白兰花芳香幽雅,亦蕴含着绅士流芳百世之美意。由此可见,何贤公园、回归纪念亭、白兰树都为缅怀何贤绅士,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意义。
个案二
竹室正街休憩区人心果
古树 树龄110
辑录自《人心果:日久见人心》卢嘉诺
人心果的一大特色,是其蕴含乳状胶质,这是其商业价值所在。这种胶质几乎分布在树木的“每一吋肌肤”,每当受到割伤,乳白色的汁液就会流出,这种汁液曾被用来制作香口胶等糖果。
人心果原产地为美洲,引入中国的时间并不算长。在人类历史中,数千年来不同地域的人们都有咀嚼“胶”清洁牙齿的习惯。人心果流出的树胶,中美洲的玛雅人尤为喜欢。今天我们随处可购买的香口胶,在发明之初就是用人心果的树胶作为原料。
19世纪中叶,美国人发现了包括人心果在内的多种树木,可提炼出生产香口胶的树胶。与此同时,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迅速上升的橡胶需求,包括人心果在内的树木,被作为天然橡胶的替代品,人心果一下子成为了“香饽饽”。虽然它的性能并不如橡胶,但是混合了蔗糖的树胶,则成为了香口胶的原型。20世纪初开始,随着各种人工合成的橡胶类物质替代品出现,人心果胶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个案三
二龙喉公园红鸡蛋花
古树 树龄110
辑录自《贝多罗:芬芳的误会》卢嘉诺
径入二龙喉公园,稍走几步,有一棵百年鸡蛋花,仔细一看,竟是红色的。要知道,一般常见的鸡蛋花都是白色花瓣、浅黄色心,似鸡蛋而得名“鸡蛋花”,而根据考证,鸡蛋花树以红色花瓣、浅黄色心为“正种”。由于红色鸡蛋花存世较少,故二龙喉这棵百年红色鸡蛋花古树实属难得。
鸡蛋花喜高温,喜欢在湿润和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耐寒能力较差,故通常在我国南方较常见。每年5至10月为花期,树冠如盖、满树繁花的鸡蛋花树,苍劲挺拔而婆娑匀称。除了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其花瓣也有药用价值,凉茶“五花茶”的原料就包含了鸡蛋花。
个案四
路环九澳村菠萝蜜
古树 树龄210
辑录自《心有甜美需细看》陈智荣
菠萝蜜,又称大树菠萝,是一种常见于印度、中国两广地区及东南亚的水果,体形庞大、味道香甜可口,因此被称为水果皇后。
菠萝蜜原产于印度,后传入中国广东地区开始栽种,再扩展至澳门、海南及台湾一带。着名戏曲家汤显祖在流放广东徐闻时,曾有一首诗专门描述菠萝蜜如何传入中国;明末着名诗人屈大均亦在《广东新语》中记载菠萝蜜是在南北朝时期的萧梁时代,由西来僧人达奚司空种在广州南海神庙内,因此,广州南海神庙又别称为波罗庙。
由于菠萝蜜树一身都是宝,在古代已极受欢迎。树木本身美观有香气,适合种在庭园、村落中作观赏纳凉,其树干坚固可作家俱,木材中心可研磨成粉,古代东南亚僧侣会用作染衣。果肉“甜美弘蜜,香气满室”且具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菠萝蜜果肉主治“止渴解烦,醒脾益气”,如此美味又多用途,让人如何不喜欢它呢?
文:黄桂兰 图:陈思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