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2025年施政报告提出发挥好中国与葡语国家“精准联系人”角色,丰富中葡平台功能的目标,特区政府以多维度举措推动中国与葡语国家在经贸、科技、文旅、人才建设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不断提升中葡平台内涵。
搭建经贸桥梁 精准助力企业拓展
特区政府以会展经贸为纽带,配合服务及基金支持,促进葡语国家企业与产品“引进来”,同时助力内地及澳门企业“走出去”。
澳门特区招商投资促进局以专项工作组方式,促成多个项目落地,包括推动“中国500强”建材家居龙头企业、大型粮油企业在葡语国家建设厂房,并促成大宗农产品采购。通过筹办“第二届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博览会(澳门)"、“中国与葡语国家企业经贸合作洽谈会",并组织内地和澳门企业家赴安哥拉、巴西、葡萄牙、赤道几内亚、东帝汶进行考察,进一步深化企业对接与合作。
中葡合作发展基金持续优化投资策略,重点支持葡语国家及中小企业发展。今年10月,基金与一家澳门企业签署拓展东帝汶市场的合作协议,成为首例本地企业直接获得该基金融资的项目,为企业“走出去”树立示范。
促中葡科创与人文交流 多轨深化合作
经济及科技发展局(下称“经科局”)持续加强与葡语国家孵化机构及科创主体的联系,举办巴葡科企创新创业大赛、路演及对接等活动,协助5家葡语国家科技企业落户澳门,并促成近20份合作协议。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新推多项中葡科研资助计划,4月与巴西圣保罗研究基金会签署协议,共同开展联合科研资助计划,首次推出即收到 24 份申请;《对外科技合作资助计划─国际合作研究类》收到57份申请,超过半数涉及与葡语国家合作。
文旅方面,第十七届 “中葡文化周”首次实现澳门、北京、中山三地联动,汇聚9个葡语国家及内地、澳门共84位艺人与手工艺师,呈现丰富多元的文化盛宴,参与人次近12.8万。旅游局举办的第十三届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吸引9个葡语国家参展;9月“感受澳门葡萄牙里斯本路展”吸引近4.4万人次入场,12月即将举行的“第50届葡萄牙旅行社协会年会”预计聚集约800位葡萄牙旅游界代表,促进与澳门业界深度合作。
此外,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常设秘书处全年举办五期专题研修班,涵盖旅游、基建、数字经济等领域,为 86 名学员提供培训,促进专业知识共享。
打通产品渠道 优化税务环境
特区政府积极将澳门打造为葡语国家产品进入大湾区的“首发地”。线下方面,“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展示馆”汇集9个葡语国家逾2,900件产品,累计接待逾20,000人次;今年开业的“葡点”体验店进一步丰富销售及互动功能。“齐齐葡-葡语国家及澳门产品特色市集”将于12月首度走出澳琴,于广州举行,辐射至大湾区范围。线上方面,经科局组织本地跨境电商界代表赴葡萄牙开展溯源直播,协助葡语国家产品打通内地市场;并推动行业协会在9月设立“中法葡进出海选品中心”,促进品牌双向流通。
税务合作方面,“‘一带一路’税务学院‧澳门”分别于5月及10月为葡语国家税务人员举办第五期及第六期面授培训,提升税收征管能力。财政局并积极扩展国际及区域税务合作网络,推动与更多葡语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对所得消除双重征税和防止逃避税协定》,为企业创造更为有利的税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