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季来临,正是郊游远足的最佳时节。市政署管理的十多条步行径、多个生态保育区和自然教育设施,展现不同季节的植物与景色,并吸引丰富的鸟类与昆虫繁衍栖息,成为市民体验大自然的理想地点;但市民亦要根据自身能力及合适的天气,选择郊游路线,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学习爱护环境,保育生态的重要。
澳门的自然景观令人流连忘返,不论是绿意盎然的春夏,还是金黄灿烂的秋冬,不同季节呈现各异的色彩与景致。市政署辖下十六条步行径、两条单车径、生态保育区与自然教育设施,均全面开放,为市民提供亲子共赏、生态学习与身心放松的多元场景。例如四季皆景的路环步行径、适合亲子同游的黑沙水库、沿水岸骑行的氹仔海滨单车径等,均为市民亲近大自然、放松心情的理想选择。
为让公众在郊游时认识更多本澳的动植物及相关保育资讯,市政署近年在步行径上加设生态科普资讯牌和树木二维码,令公众的远足郊游活动更富趣味和教育意义。同时,市政署定期举办郊游和生态导赏活动,以及自然导赏团体预约服务等,向公众推广自然保育与生态教育。
市政署提醒市民,郊游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如关注天气预报,穿着合适的服装和鞋履,避免蚊叮虫咬,准备充足的饮用水和急救用品,与亲友结伴而行,避免独自远足。同时,要留意郊外严禁吸烟,切勿接触或打扰野生动物,勿在非指定烧烤区内生火;要爱护环境,带走自己带来的垃圾。而破坏公物、随处抛弃垃圾、未经许可胡乱放生等行为,有可能会因违反《公共地方总规章》或《动物保护法》而被检控。
行山郊游时如遇见蛇,应保持镇定安静,以免令蛇类感到受威胁。一般蛇类遇到威胁时,会作出虚张声势的防御姿态,但极少主动攻击。因此,野外遇蛇时安静离开即可,毋须刻意将其驱离,更不要对蛇作出伤害。如不幸被蛇咬伤,应保持冷静,与蛇保持一定距离以防再次被咬,并记录被咬时间以及蛇的特征,同时须避免剧烈活动,尽快求救和致电999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