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记忆沙龙”七月公众讲座顺利举行 联乘 “好书派送” 活动 吸引众多市民参与

澳门基金会
2025-07-27 19:13
  • 出席嘉宾与讲者及参与者合照留影

  • 甄桂芳主讲 “澳门电脑发展半世纪:口述历史访谈”

  • 李业飞主讲 “澳门历史城区申遗成功的意义”

  • “记忆沙龙”、“好书派送” 吸引众多市民参与,现场气氛热闹。

  • “记忆沙龙”、“好书派送” 吸引众多市民参与,现场气氛热闹。

未能播放Youtube视频

澳门基金会的 “澳门记忆” 文史网主办之 “记忆沙龙” 7月公众讲座于周日(7月27日)顺利举行,由澳门口述历史协会副会长甄桂芳主讲 “澳门电脑发展半世纪:口述历史访谈” 以及澳门特区政府前文化遗产委员李业飞主讲 “澳门历史城区申遗成功的意义”。

甄桂芳主讲 “澳门电脑发展半世纪:口述历史访谈”,讲者透过丰富的历史图片和访谈资料,回顾澳门电脑的发展历程︰从1979年澳门大丰银行引进第一台电脑,到1980年代逐步进入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业,随着学校的电脑教育及1990年代互联网兴起,电脑正式 “入屋”。澳门电脑发展见证了科技的巨大飞跃,这些技术的引进不仅推动了澳门的商业和学术发展,也为未来的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讲座中也探讨未来的科技趋势,包括量子电脑、人工智慧(AI)、多功能机器人等新技术将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

李业飞博士则以 “澳门历史城区申遗成功的意义” 为题,讲述了澳门于2005年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历史意义。今年适逢申遗成功20周年,讲者特别梳理各个世遗景点,探讨这些中西建筑在小城谱写的文化交融传奇,如妈祖阁与圣老楞佐堂共绘东西信仰图景,郑家大屋与亚婆井见证中葡生活交融。其中更有多个中国之最,如中国最早的天主教堂群,远东首座灯塔与西式剧院等。另外,从岭南庙宇到新古典建筑,从葡萄牙炮台到基督教古坟场,澳门犹如露天建筑博物馆,展现了天主教和基督教在华传播史,以及悠长的华洋文化对话历程,彰显 “碰撞与包容” 的文明奇迹。

两场讲座吸引近百市民参与,讲者与听众互动交流,气氛活跃。同场还举办了为期三天的 “好书派送” 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到场挑选心仪书籍。中联办宣文部徐东杰副处长及澳门基金会活动处黄丽莎处长出席讲座,澳基会黄丽莎处长表示,希望透过 “记忆沙龙” 和 “好书派送” 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澳门基金会将继续举办更多类似活动,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并珍视澳门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价值。

“记忆沙龙” 公众讲座将于本年8月至10月持续举行,每月皆推出不同主题,8月份将带来 “路环回溯—清代路环岛的村落” 和 “孤儿院与澳门社会的变迁” 两场沙龙,分别由澳门文史研究学者黄文辉和澳门青年传媒协会副理事长蔡少民主讲。报名详情将于8月公布。有兴趣的市民请留意 “澳门记忆” 的最新动态,除可浏览网站外,还可关注 “澳门记忆” Facebook专页、微信订阅号、InstagramYouTube频道 (IDMacauMemoryFM)


订阅新闻局Telegram政府新闻频道:https://t.me/macaogcs,即时接收最新消息。
订阅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微信订阅号:澳门政府信息 澳门政府资讯
微信订阅号: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已复制连结
跳转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