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屆亞太民法論壇於澳門大學法學院舉行,來自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等知名高等院校與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圍繞“面向未來的侵權法”展開深入探討。
是次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東亞侵權法學會主辦,澳門大學法學院承辦。來自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台灣大學、東吳大學、美國亞利桑那大學、韓國嶺南大學等的專家學者就人工智能侵權責任類型與歸責模式、自動駕駛的法律風險與規則完善、產品責任的數位化挑戰、人格權保護新動向、契約與侵權的交叉等方面展開深入探討。
論壇開幕式由韓國嶺南大學法學專門大學院名譽教授李相旭主持,澳門大學法學院院長唐曉晴與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姚輝分別致辭。唐曉晴指出,侵權法作為民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工智能與數位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應以開放、務實的態度推動制度創新。姚輝表示,今屆論壇議題廣泛,既涵蓋傳統侵權理論,亦關注人工智能與契約交叉等新興問題,兼具傳統深度與前沿廣度,充分體現當代侵權法學研究的縱深發展與跨界融合特徵。
論壇共設五個專題單元,依次聚焦侵權法理論的新理念、人格權侵權的新動向、商事侵權的新發展、人工智能侵權的新領域及契約與侵權的交叉。與會專家圍繞相關議題展開深入交流。
論壇閉幕式由澳門大學法學院教授稅兵主持,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榮休教授楊立新致辭。楊立新總結了今屆論壇的籌備過程與主要成果,並回顧了東亞侵權法學會的發展歷程及亞太民法論壇自創辦以來的重要進展,高度肯定論壇在促進區域學術交流、深化民法理論研究方面的積極作用。
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學院院長習超、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程嘯、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李永軍、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陳聰富、東吳大學法學院教授鄭冠宇等亦出席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