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屆廣東省青少年曲藝“明日之星”選拔賽於11月1及8日分別在深圳及佛山舉行,文化局澳門演藝學院戲劇學校學生獲得多個獎項,成績令人鼓舞。
文化局澳門演藝學院青少年粵劇團林子涵、梁樂軒,在指導老師曾慧、吳梓茵、司馬祥及符卓彥帶領下,分別以粵曲《洛水恨》及《白龍關》於粵語曲種決賽中獲得表演獎二等獎;戲劇學校“表演藝考培訓課程”兼青少年戲劇團學生施鎧滔、普通話戲劇班學生李永澤,在指導老師盧茜帶領下,以相聲《胡鬧的藝術》於綜合曲種決賽中獲得表演獎三等獎,這是澳門演藝學院學生首次在該項賽事中參與相聲比賽並獲獎,別具意義。相聲是一種起源於中國的喜劇性曲藝藝術,以口語說唱為主要表現形式,並結合“說、學、逗、唱”等技法,極考驗表演者的語言節奏、臨場反應與默契配合。
是次比賽由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廣東省曲藝家協會主辦,共吸引來自全省及港澳地區推薦報送節目214個,參賽青少年曲藝表演者共439人。經層層選拔,最終30個節目進入綜合曲種總決賽,包括26個表演類節目和4個節目類作品。學生通過參與正式舞台演出,體驗現場燈光、音響及觀眾互動,顯著提升臨場應變與舞台表現能力。在與粵港澳三地選手交流過程中,師生不僅觀摩相聲、快板書、評書及粵曲等多種曲藝形式,更透過賽前集訓與現場展演,強化團隊協作與藝術表現力。
文化局致力於培養戲曲新生力量,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澳門演藝學院通過開辦系統性的表演藝術課程,為學生搭建專業成長平台,積極參與大灣區各類賽事,拓寬學生的藝術視野,為推動青少年曲藝事業發展及大灣區文化交融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