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於今天(十日)早上清拆位於氹仔飛能便度街與素啤古街交界地段的非法圍板,日內將會修補該地段日久失修的鐵絲圍網和清除垃圾,以免孳生蚊蟲,危害環境衛生。
早前有人利用氹仔卓家村關帝廟名義,向政府申請改變關帝廟所在地段的用途,擬發展私人商住大廈;同時建議將關帝廟遷址至氹仔飛能便度街與素啤古街交界地段。土地工務運輸局強調,雖然收到該名人士遞交的有關計劃申請書,但在政府尚未批准有關計劃及發出圍板施工准照前,有關人士已擅自於該地段非法圍板,並掛出新關帝廟示意圖,企圖揑造既定事實,誤導公眾。此舉已引來氹仔廣大居民和坊會強烈不滿,並向政府反映要求盡快清拆有關的非法圍板。
文化局亦對有關事件表示高度關注。據文化局提供的資料顯示,位於氹仔卓家村天津街,近菜園路交界位置內的武帝殿和天后宮廟宇,已被評定為紀念物,屬保護文物,故反對有關人士改變關帝廟的土地用途或重新發展。
另一方面,由於申請人無法證明其業權人身份,故不具備改變關帝廟地段用途的申請資格;其次,關帝廟屬保護文物,必須原址保護。同時,根據氹仔北區都市計劃,卓家村關帝廟的廟前範圍擬規劃為廟前廣場。街坊表示,若優化廟前空地的環境,將有助吸引更多遊客到廟宇參觀遊覽,了解本澳的文化;並對有關規劃表示歡迎。
日前,申請人在接獲土地工務運輸局的清拆通知書後,已自行清拆部分非法圍板。為了維護公眾安全和環境衛生,土地工務運輸局於今日聯同民政總署及警方,拆除了餘下圍板及支架;並將於日內修補該地段日久失修的鐵絲圍網及清除垃圾,以免孳生蚊蟲,危害環境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