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澳大学生获“挑战杯”全国一等奖

澳门大学
2025-11-17 17:38
  • 澳大学生于“挑战杯”获一项一等奖、两项二等奖及一项三等奖

  • 一等奖作品创作队伍:(左起)任耀华、吴嘉骏、杨宗睿、林智声

未能播放Youtube视频

澳门大学学生参加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得佳绩。全国各地2,700多所高校超过40万件优秀作品同台竞技,经过激烈的角逐,澳大作品凭藉扎实的学术实力与突破性创新设计,收获一项一等奖、两项二等奖及一项三等奖,同时凭藉优异的团体总分获颁“优胜杯”。

“挑战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全国学联和江苏省政府共同主办。澳大四组学生队伍由科技学院特聘教授周笑波、副教授万峰、助理教授王也带领到南京参赛。他们表示,澳大一直紧跟国家战略部署,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目标,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核心,持续完善创新实践平台,深化产学研融合,全力支持学生开展前沿科技探索与技术攻关。是次“挑战杯”获奖,不仅反映了澳大师生在微电子、健康等前沿领域的深厚积淀、锐意创新精神与出色实践能力,更印证了澳大在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上的显着成效,为国家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注入了鲜活的澳大智慧与力量。

澳大参赛的四项作品均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作品“面向智能仓储AGV的高效率高容错性无线充电系统设计”由微电子研究院队伍设计,团队成员为研究生杨宗睿、吴嘉骏,导师为微电子研究院教授林智声和助理教授任耀华。该项目为攻克在智能仓储中,传统自动导引车(AGV)无线充电方案对位置稍有偏移便严重影响充电效率的难题,创新设计了一套新型线圈组合系统,并开发了基于机器学习的高效设计方法,解决传统方案对停车精度的严苛要求,显着提升智慧仓储运作的可靠性与效率,为无线充电技术的工业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关键价值。

二等奖作品“叶绿体衍生的促炎电池:利用光能激活肿瘤免疫微环境”由健康科学学院、中华医药研究院队伍设计,团队成员为本科生田雨溪,导师为中华医药研究院教授王瑞兵。创作团队构建一个工程化的细胞器,针对结直肠癌等“冷肿瘤”免疫微环境抑制性强的特点,利用ATP-腺苷通路提出一种基于叶绿体的新型促炎电池,逆转免疫抑制状态,激活抗肿瘤免疫应答。

另一项二等奖作品“让AI更懂你的心:基于情感大模型与多模态反馈的自适应主动脑机交互系统”由科技学院队伍设计,团队成员为本科生李浩博、李翰威,导师为万峰。作品系统通过分析用户脑电信号,融合面部表情与行为数据,精准识别情绪状态,依托大语言模型进行推理,在无需用户指令的情况下主动提供恰当的服务,如调节智能家居、推荐内容等。系统创新性地引入双向交互与在线学习机制,持续优化情绪识别的准确率。作品为心理健康监测、脑机交互等领域的发展开辟了全新技术路径。

三等奖作品“基于区块链RWA的车辆链上产权共享和出租解决方案”由科技学院、协同创新研究院队伍设计,团队成员为研究生袁辰瑜、唐雨欣和许明扬,导师为王也。项目基于区块链RWA技术,将实体车辆数字化上链,通过智能合约实现全自动租赁与秒级理赔。项目已在香港合规区块链落地验证,显着提升运营效率,为智慧出行构建可信基础设施。


订阅新闻局Telegram政府新闻频道:https://t.me/macaogcs,即时接收最新消息。
订阅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微信订阅号:澳门政府信息 澳门政府资讯
微信订阅号: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已复制连结
跳转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