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望洋的三座西式大宅
澳門雜誌
157期
  • 快樂宮

  • 對稱平面是古典折衷風格的一大特色

  • 精緻不凡的樓梯,為大宅增添豪華感。

  • 室內的裝潢略帶巴洛克風格,樓梯牆上有恐龍壁畫。

  • 羅馬式圓柱和開敞式陽台是此大宅的一大特色

  • 「白宮」樓高兩層,仿如堡壘,外形典雅美觀。

  • 因外牆髹上灰白色,所以被稱為「白宮」。(資料照片)

  • 主要空間都設有長陽台,是熱帶地區的典形建築特色。

  • 知春邨

  • 建築外形仿照歐洲中世紀城堡設計,具浪漫主義風格。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快樂宮
快樂宮

在東望洋賽車跑道旁邊,有三座建於20世紀初的西式大宅,分別是「快樂宮」、「白宮」及「知春邨」,三座樓房都被評定為「具建築藝術價值的樓宇」,究竟,它們有甚麼建築特色?

 

快樂宮

看澳門大賽車直播,賽車經過葡京彎後駛上加思欄,駛過山頂醫院後,畫面會出現一道高高的麻石牆,牆上寫着「嶺南中學」。「快樂宮」就是建在這石圍牆形成的台基上,今天成為了嶺南中學的一座大樓。

早在1915年,土生葡人律師施之古(Francisco Xavier Anacleto da Silva)向澳門政府申請位於東望洋的土地興建花園大宅,1918年獲批面積1671平方米的地塊。施之古委托土生葡人建築師施利華(José Francisco da Silva)為其設計大宅,並於1921年落成。

快樂宮的設計採用當時澳門流行的古典折衷風格,採用對稱的平面。大宅正立面朝向東南,從窗戶及陽台能飽覽澳門外港的景色。

對稱平面是古典折衷風格的一大特色
對稱平面是古典折衷風格的一大特色

大宅各個立面都採用對稱設計,運用古典建築常見的「三段式」構成手法。正立面建有三個向外凸出的「涼廊」,正中是由八根兩層通高的巨大科林斯柱支撐的入口門廊,加上粗琢花崗石基座,令大宅入口有類似古典神殿的宏偉莊嚴;入口門廊兩側是一層高的、半圓形平面的弧形廊,採用塔司干柱支撐,為地面層前半部份的大廳形成類似涼亭的半戶外空間,並為一樓前半部份的房間形成寬敞的露台。

精緻不凡的樓梯,為大宅增添豪華感。
精緻不凡的樓梯,為大宅增添豪華感。

兩個側立面採用對稱的柱廊設計,中央部份帶弧形平面略為凸出,使古典造型的立面略帶巴洛克曲面的動感。

立面檐壁上成對的渦卷式托架、藤花裝飾、壁柱上垂花飾及錯落有致的山牆造型,令大宅更顯巴洛克的華麗。

至於室內的裝潢,都是採用20世紀初流行的浮雕裝飾與花線,門和樓梯都略帶巴洛克的裝飾。

室內的裝潢略帶巴洛克風格,樓梯牆上有恐龍壁畫。
室內的裝潢略帶巴洛克風格,樓梯牆上有恐龍壁畫。

原屬施之古的「快樂宮」,於1937年通過司法拍賣而成為澳門郵政儲金局物業,自1938年租予為逃避日本侵襲而從廣州遷來澳門的廣州嶺南中學男校,並從1948年至今成為澳門嶺南中學的辦學大樓。

約十年前,筆者參觀大樓時,區金蓉校長特別介紹了在樓梯牆壁畫有恐龍的油畫,畫角簽名處有紅色的梅花與白色天字組成的符號。校長說是出自一位著名的畫家梅與天(梅雨天)。幾年前,香港皇都戲院發現由嶺南畫家梅與天製作的「蟬迷董卓」浮雕,消息令我想起嶺南中學的油畫。

羅馬式圓柱和開敞式陽台是此大宅的一大特色
羅馬式圓柱和開敞式陽台是此大宅的一大特色

 

白宮

就在嶺南中學旁邊,是澳門的「白宮」。白宮的原主人是澳門土生葡人律師、報人盧義士‧施利華,是著名漢學家伯多祿‧施利華的兒子,他購入這塊土地後於1917年動工,1918年末建成。

「白宮」樓高兩層,仿如堡壘,外形典雅美觀。
「白宮」樓高兩層,仿如堡壘,外形典雅美觀。

許多介紹資料都說這座「白宮」是一座氣派豪華的法國宮廷堡壘式建築,筆者認為,該建築物更似一座英國維多利亞式住宅,尤其轉角矮扁洋葱型屋頂的塔樓及凸窗式(Bow Window)塔樓,在19世紀至20世紀維多利亞式住宅均能見到。

「白宮」的設計者,是1889年從澳洲到香港工作的英國皇家建築學會建築師約翰‧萊姆(John Lemm),萊姆在1910年左右在澳門開設了分公司,在澳門設計過一些項目,這座白宮是他1917年離世前最後的設計項目之一。

因外牆髹上灰白色,所以被稱為「白宮」。(資料照片)
因外牆髹上灰白色,所以被稱為「白宮」。(資料照片)

樓房的平面由一個矩形組成,主要的立面朝向白頭馬路及東望洋斜巷,在這兩個立面的轉角處加入了圓形平面的塔樓,造型仿似歐洲中世紀的城堡。

大樓以19世紀後期流行的古典折衷風格設計,這種風格着重近觀的效果,同時可以隨意加入不同歷史風格的元素。這座大樓面向白頭馬路的立面,以近乎巴洛克式的彎曲立面設計,讓兩層高的樓房擁有涼廊式的陽台,可以飽覽當時未大規模填海的外港海景。

大樓在1960年至1996年曾是耶穌寶血修女會的修道院,1996年改建及擴建後成為澳門貨幣暨匯兌監理署,項目由澳門葡人建築師蘇東坡的事務所負責,現在是澳門金融管理局的辦公大樓。

主要空間都設有長陽台,是熱帶地區的典形建築特色。
主要空間都設有長陽台,是熱帶地區的典形建築特色。

 

知春邨

在東望洋賽車跑道經過了「嶺南中學」的石牆,前方就會見到一座古堡式大宅,這原本是文第士的大宅,建於1908年之前,是東望洋三幢有名大宅之中最早落成的洋房。至於由誰設計,卻未有明確的資料。

整座大宅平面略呈方形,向南的正立面兩端角分別建有三層高的塔樓,並與立面成45度轉向,牆角飾有角隅石,最頂層邊上建有類似巴洛克渦卷形扶壁的飾件。塔樓採用圓拱窗及頂層的尖拱窗,加上塔尖和垛堞造型的女兒牆,令大宅外觀帶有中世紀城堡的感覺。

知春邨
知春邨

正立面地面層以纖細石柱支撐一樓的陽台並在下方形成涼廊,相對於塔樓的拱窗,建築主體以矩形門窗為設計,配合簷口花紋、渦卷形托架、護欄支墩及中式寶瓶欄柵式女兒牆,在20世紀初能從陽台遙望南灣、西灣及遠處島嶼。

從文第士住宅的照片可見,室內大廳和房間懸掛着大量的中式瓷碟作牆壁裝飾。

建築外形仿照歐洲中世紀城堡設計,具浪漫主義風格。
建築外形仿照歐洲中世紀城堡設計,具浪漫主義風格。

文第士(Manuel da Silva Mendes)1901年來到澳門擔任利宵中學的葡語和拉丁語教師,後來兩次擔任該校校長,亦任法官、檢察官及執業律師。他是研究及推崇中國老子道家思想的第一個葡萄牙人,亦是著名的中國文物收藏家。

文第士逝世後,大宅曾用作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修女宿舍及護士學校,後來用作政府診所、衛生司藥物事務中心。

1998年由澳門基金會斥資三千萬元將其改造擴建,用作聯合國大學國際軟件技術研究所,改造設計由澳門葡人建築師蘇東坡的事務所負責,保留了建築物立面,內部間隔則完全改變。

 

結語

三座洋樓的設計,體現了20世紀初澳門葡人的生活品味與美學追求,均受到西方浪漫主義後期的風潮影響。其實,在這三座洋樓附近,20世紀還有另一座葡人大宅——黎登大宅,可惜這座大宅已被拆卸,只留下麻石基座,隱藏在檢察院大樓後的山坡叢林中。

 

作者介紹

呂澤強

生於澳門,畢業於葡萄牙里斯本建築學院,其後於法國巴黎夏約高等設計研究中心進修,為首位取得法國文化遺產建築師資格的華人建築師。澳門科技大學設計學博士(文化遺產保護專業)。

 

文:呂澤強   圖:陳思禮、文化局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