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卫生局联合市政署举行防控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新闻发布会 呼吁居民加强防蚊措施

卫生局
2025-07-22 21:15
  • 卫生局联合市政署举行防控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新闻发布会

  • 梁亦好主任讲解本澳蚊媒传染病的相关情况

  • 冯惠星厅长介绍市政署在蚊媒防控方面所做的工作

  • “防蚊三招”图文包

  • “防蚊三招”图文包

  • “防蚊三招”图文包

未能播放Youtube视频

卫生局联合市政署今(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防控措施,旨在深化居民对此两种疾病的认识,提升居民防范蚊媒传播疾病意识并共同加强执行各项防蚊措施。卫生局疾病预防及控制中心梁亦好主任、市政署环境卫生及执照厅冯惠星厅长、卫生局仁伯爵综合医院内科(感染病专科)范韫明顾问医生共同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卫生局代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鉴于近期邻近地区的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个案增多,暑假期间居民外出及访澳旅客逐渐增加,人员往来频繁,疾病传入本澳风险增高;加上台风后户外容易出现积水,有利蚊虫孳生,增加本澳社区蚊媒疾病传播的风险,呼吁居民加强注意防范,做好防蚊措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基孔肯雅热已于亚洲、非洲、欧洲及美洲等110多个国家出现,近期广东省佛山市爆发由输入病例引起的疫情,截至7月20日累计确诊2,285例(顺德区2,158例、禅城区69例、南海区58例)。本澳分别曾于2013年录得2例及2019年录得3例输入性病例,均来自东南亚国家,没有重症或死亡病例;于今年7月18日录得近年首例输入性病例,患者发病前曾赴顺德区,评估在当地感染,卫生局已即时采取应对措施。

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均透过白纹伊蚊或埃及伊蚊传播,不会直接人传人,在本澳常见透过白纹伊蚊传播此两种疾病。伊蚊叮咬感染者后,病毒经在蚊体内繁殖一段时间后,再叮咬他人便可传播疾病;其中登革热潜伏期一般为4至7天,基孔肯雅热则可短至2至3天发病。在临床表现上,登革热病毒分为四种血清型,感染不同型的登革热病毒可引起重症登革热,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后眼窝痛、肌肉关节痛及出疹,重症可能出现出血或休克;基孔肯雅热则较少引起重症,目前广东省个案均为轻症,主要症状为发热、出疹和严重关节痛(多见于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指关节等小关节),整个病程通常持续5至7天,大多数患者病情较轻,但少数患者关节痛可能持续2至3个月,以对症治疗为主。值得指出的是,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都是可防可控的传染病,防控核心主要为杜绝蚊虫孳生。因白纹伊蚊主要在细小、清洁、静止的积水孳生(特别是人工容器),故清除积水为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卫生局及市政署代表分别介绍了特区政府所采取的防控措施:通过政府跨部门合作,联动各界社团机构的力量,动员社区合力发挥协同效应,持续对社区高风险场所的孳生源巡查和清理(截至6月全澳合共进行了7,400多次孳生源巡查工作)及进行各类教育宣传工作,例如4月举办以“积水定期清,防蚊你最醒”为主题的社区预防登革热宣传活动,于全澳各区设11个“社区预防登革热宣传推广站”深入社区宣传清除积水重要性;同时,透过学校宣传、社团讲座、外游短讯、宣传短片及单张等不同渠道向居民及游客宣传预防登革热信息,并于4至7月,以及8月分别举办以“定期清理家居积水"及“外游注意防蚊"为主题的线上有奖游戏,教育居民从源头预防登革热,提升居民防蚊意识。

灭蚊工作方面,卫生局日常针对全澳约140个卫生黑点每月常规进行灭蚊(截至6月全澳已进行1,220次化学灭蚊工作),并于出现个案的居住或活动区域派员进行紧急灭蚊以尽快降低蚊虫密度;市政署则于每年3月至11月期间安排对辖下设施进行每月2次的灭蚊工作,当中包括公园、休憩区及市政坟场等,自今年7月起更将灭蚊频次由每月2次增至3次,以减低蚊患滋长的情况。此外,对于私人地方或空置地段的卫生问题,市政署与卫生局亦有既定机制跟进处理,倘经卫生局评估具公共卫生风险并为紧急情况,或个案未能联系相关业权人,市政署会积极配合清理当中的积水容器及垃圾,防止病媒孳生及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除此之外,亦提醒医疗机构加强对疑似病例尽早安排检测及早调查,主动搜索怀疑病例,以采取针对性措施阻断进一步传播,卫生局公共卫生化验所向本澳所有医疗机构提供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免费检测。卫生局并再次呼吁居民加强注意防范,做好“防蚊三招” ,共同防控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等蚊媒传播疾病:

  1. 防止家居“孳生”蚊子,注意定期清除工作地点和家居周围环境的积水,杜绝蚊虫孳生。
  2. 防止蚊子“进入”室内,家中可使用纱窗、蚊帐或开冷气等措施,减少被蚊叮咬机会;
  3. 防止户外蚊子“叮咬”,在户外活动时宜穿浅色长袖衫裤,并在皮肤暴露地方或衣服使用驱蚊剂,防止被蚊叮咬。

订阅新闻局Telegram政府新闻频道:https://t.me/macaogcs,即时接收最新消息。
订阅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微信订阅号:澳门政府信息 澳门政府资讯
微信订阅号: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已复制连结
跳转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