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港澳台办公室、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知识产权署、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经济及科技发展局联合主办的“2025年内地与香港特区、澳门特区知识产权研讨会”在深圳成功举办。作为三地知识产权合作走过25载的交流平台,本届研讨会延续三地轮办传统,汇聚来自政府部门、业界及学术界的代表,共商知识产权领域创新发展与合作机遇。
共绘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新蓝图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卢鹏起、香港特区政府知识产权署署长黄福来、澳门特区政府经济及科技发展局副局长郑晓敏及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产耀东共同主礼开幕式。主礼嘉宾一致强调知识产权在推动创新与保护成果方面的关键作用,肯定了三地在知识产权领域取得的成果,并对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提出新的展望。
卢鹏起副局长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全力支持港澳特区深度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资源禀赋,积极参与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并鼓励内地各省市持续加强与港澳特区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的高效流通,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的知识产权力量。
黄福来署长指出,香港特区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巩固“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地位,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国家战略与国际肯定的推动下,香港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与支持,近年在政策创新、业务支撑、人才建设及国际层面等取得多方面进展。
郑晓敏副局长在致辞中指出,澳门特区政府高度重视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驱动创新发展、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石。她强调,澳门将充分发挥“一国两制”及中葡平台的双重优势,积极参与区域知识产权协同发展的各项工作,并致力加强三地在信息交流、执法协作、创造与运用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打造更高效、更紧密的知识产权生态圈。
三大核心议题深度聚焦新趋势
本届研讨会聚焦三大主题,包括“内地与港澳知识产权的最新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协同发展”及“人工智能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重点解读三地知识产权领域的最新政策动态与发展趋势,分享在政策制定、执法实践、司法保护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与重要举措。与会代表亦从大湾区知识产权一体化建设、跨区域知识产权合作机制完善等角度建言献策,共同探索如何进一步打破区域壁垒,促进大湾区知识产权协同创新与高效运用,以知识产权为纽带推动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备受关注的“人工智能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主题中,讨论尤为热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带来的知识产权新问题,如 AI 生成内容的著作权归属、AI 技术相关专利的审查标准等成为焦点话题。三地专家从技术、法律、政策等多维度进行剖析,为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知识产权保护挑战提供了宝贵思路与建议。
“2025年内地与香港特区、澳门特区知识产权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加强了内地与港澳在知识产权领域的沟通与协作,有助于三地企业、业界和政府部门更好地掌握知识产权最新资讯,推动知识产权领域的创新发展。相信在三地的共同努力下,知识产权将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未来,三地也将继续通过此类研讨会等平台,不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合力打造知识产权事业新格局。